[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ID:24282481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_第1页
[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_第2页
[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甲午风云》观后感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甲午风云》这部影片讲述了在清朝末期甲午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纷纷侵略中

2、国,从中国掠夺大量财物,以邓世昌为首的一批爱国将领对此非常愤怒,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在黄海海域与日本海军展开激战,终因政府的无能,邓世昌和官兵们带着遗恨,慷慨殉国。电影运用的就是对比。最开始水师衙门内商量是否支援运兵船,丁汝昌与邓世昌要去主动出击,与保障安全与占据时机。而李鸿章与刘步蟾都以中日尚未开战,防止我方挑衅为由停止出击,而海上方面,舰队遇到了日本方面的攻击,当时的指挥方伯谦因贪生怕死命舰队逃跑,并先后挂起白旗和日本海军旗,希望日舰停止开炮,爱国水手王国成不甘心受这种耻辱,便扯下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且冒着杀头罪私自开炮还击。重创日军旗舰。因

3、为运兵船为普通商用运输船,没有火炮,只能用步枪还击,打掉敌人要求投降的信号舰。战后,方伯谦开除了王国成,并谎报军功,终于在邓世昌的帮助下,俩人在庆功宴上说出了实情。但无奈一些封建规定,未能给方伯谦定罪,最后在沿海百姓的请求下,丁汝昌、邓世昌二人代人代奏请战书来到北京,准备上奏李鸿章。因为李鸿章一心希望列强从中调停,便驳回意见,邓世昌差点被罢官。在一次阅兵式后,邓世昌再次请战,怒气下的李鸿章便罢了邓世昌的官。终于在丁汝昌等爱国将领用官职的担保下,在对日宣战的情况下,邓世昌得以官复原职。黄海大战开始了,刘步蟾因担心自己先受到打击,而故意错挂信号旗,

4、让舰队变成了不利作战的“一”字队形,这些对比深刻地将广大的军民的爱国热情与贪婪怕死的帝国主义的走狗罪恶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还体现了清政府的腐朽和列强日本的奸诈。外国人在天津的机械制造局为北洋舰队制造的假炮弹,因为这些炮弹无法打响;在处理日本特务问题上,因为北洋水师的两位洋顾问以国际法为由要求释放他,最后,李鸿章因为害怕日军因此开战而被迫放了他。在黄海大战的时候,日本舰队为了出其不意特意将日本旗换成了中立国美国的星条旗,一些水师官兵指责这是违反国际公约……可他们却上了日本人的当。从1804年开始,中国连续受到外国的侵略,中国封建主义势力与外

5、国资本主义势力勾结,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下面就是一个中国仁人志土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英勇不屈斗争。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我国海域肆挑衅。腐败透顶的清政府以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代表,极力主张向日求和,结果屡失战机,导致日军得寸进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轰炸渔民。皇帝立马下旨向日军发起攻击,而以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却秘密地要李鸿章向日军投降。战争在9月打响,北洋舰队在丁提督的指挥下英勇作战。投降派的继远军舰遇到敌人立刻调转船头撤退,而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官兵却勇往直前

6、,在海战中英勇杀敌,打得敌方主力舰狼狈逃窜,但是,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和投降派的出卖,主次战争还是失败了。民族英雄邓世昌不畏惧强敌,不向富贵低头,这种崇高的品质实在令人赞叹不已。他在炮弹用尽,船只倾斜的情况下,宁死不屈开足马力向敌舰开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遗感的是战舰沉没了,使人为他感到悲伤,心痛,可想到他宁死不屈的可贵精神又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想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象他那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决不会害怕日本侵略军。同时,我们也要想到投降的无能和愚昧,他们贪生怕死,贪图富贵。这种人最后只会遗臭万年,永世受人唾弃,所以我们不能做这种贪图享乐的人。自鸦

7、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甲午海战这

8、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