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

ID:2428583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_第1页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_第2页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_第3页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导读: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是一篇关于本体和良知的论文大纲,免费分享供广大学者参考,希望对学生们写作论文提供清晰写作思路。(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镇江212028)摘要:王阳明良知天理的心本体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是相通的,但二者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方式、方向不.于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讲的是道德情感的控制,这与自我的概念相似,但二者对知觉发生作用的先后认识不.主观能动性此的体现也不.方法论上,真我论思想不于人格结构理论,不具有近代科学意义.关键词:王阳明弗洛伊德

2、本体本我超我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3)07005002王阳明真我论思想是建立他对心这一概念的生理、心理的分析基础上的.王阳明继承和发扬了他前的陆九渊等人的关于世界是主观精神呈现的观点,认为心是一团血肉的生理器官和思维器官,而是包括耳目视听和知觉痛痒的知觉心,认为言听视动的知觉心是由天理主宰的.此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本体和良知论文大纲心为身主宰.这个心即是仁、义、理心,是纯净的真,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天命性,吾心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这种天理、良知是人心本然状态,是真我.

3、王霸、义利、理欲辩上,王阳明认为: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传习录·上》)圣人学的主要敌人是功利见,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与杨仕德薛尚诚》)中谓的心中贼,也以说是人欲,总是不的,是邪念.王阳明认为消除邪念的最办法是致良知,本篇原创出处:shuoshi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

4、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cursor:pointer;">优质本体函授论文写作技巧分享3199321.而这个人欲的概念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的意义是相通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真正的心理实,不受任何理性与道德原则的约束,不具有任何的价值、素,这是心理的本然状态,是与生俱来的.弗洛伊德不回避本我的非理性、自私性,他认为这是构的生命力的内核心,且认为,对于一个心智健康的人而言,本我与自我、超我本来应该是一个整体.弗洛伊德更多地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本我的问题.王阳明

5、以认为人欲是邪念,他更多地是受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唯一机能是寻求快乐,他说:心理过程自动受到‘快乐原则’的调节……事实使我们相信,快乐原则心理生活中处于霸权地位.(《超越快乐原则》)王阳明也认为乐是心本体,至乐、孔颜乐是王阳明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其最高的审美境界.至乐或乐,他看来不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感官愉悦的七情乐.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乐,但是一种超越于此的高级精神境界.这个乐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此,他说:乐是心本体.仁人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传习录·上》)仁人即圣人

6、,作为心本体的乐也是圣人乐.弗洛伊德讲的本我追求的快乐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是一种的满足、紧张的消除、内外干扰的排除,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概念,这与王阳明讲的乐的概念是不的.三、于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意与自我程朱理学强调知先行后,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脱然自有贯通处,认为认识的事物多了,进行道德行为的实践.王阳明大悟格物致知旨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道德情感、天理良知是不假外求的.发动处有不善,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不善的念潜伏心中(《传习录·上》),这也是说由言听视动、生理等引起的不善的念都以一念发动处克倒

7、,其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心本体的至善性.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也是使人们的言行符合心本体的良知天理、道德原则.这种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与弗洛伊德自我的功能是非常相似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人格结构的三个系统中处于中枢调节的地位,是把人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本我的自由流泄纳入社会认.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发生作用是从知觉系统开始的,以为核心发展而来.而这种知觉系统又包括外部知觉系统和内部知觉系统,且自我通过知觉系统发生作用是无意识的.由于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始,行是知成(《传习录·上》),以知与行先后的关系上,王阳明与弗洛

8、伊德是相反的.王阳明阐述的天理、良知的心本体是一种人类尚未达到的为孜孜以求的美理想,具有世界普遍意义.这一方面说明了真理研究方向与人类逻辑思维形式的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深远与超前,使得他的心学思想以绵延明、清直至近现代,不仅对中国,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