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

ID:24289675

大小:10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3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01章 国民收入核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关系,首先要详细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其他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其次是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结构,即国民经济由那些基本部分组成,总产出的循环流动是怎样把这些部分结成一个整体的。本章的任务就是要考察上述两个问题,这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前提。2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⒈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指标。3

2、GDP概念的涵义:①GDP是用市场价值来计算的,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使用货币加以衡量的。②计算GDP必须以最终产品为准,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③GDP指的是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④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4⒉GDP与GNP(国民生产总值)①GDP是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居民(无论国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②GNP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本国

3、居民在外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GNP5⒊存量和流量①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如,一个月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②存量(stock):某一时间点上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如,国民财富等。6⒈收入法: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支出法:把一个国家一年期间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按购买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GDP=C+I+G+(X-M)3.总产出=总收入

4、=总支出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7表1-1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市场价值增加(单位:元)生产阶段产品收入中间成本增加值要素收入棉花棉纱棉布服装合计155102050-1520306515510205015203050115支出法看最终产品的价值(服装的价值):50元;收入法把要素收入列相加为:15+5+10+20=50元;8第二节 国民账户统计细节一、名义GDP和实际GDPGDP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宏观经济指标,其核算的基础是国民帐户(NationalAccounts)。⒈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是实际GDP:按以某一年

5、(基期年)的价格计算的GDP。Pt=实际GDPt名义GDPtGDP缩减指数:9⒉关于GDP的计算举例假设一个经济体中只生产三种产品:汽车、苹果和服装,2009年和2010年的产量和单位价格如表1-2:表1-2关于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例子(价格单位:元)产品数量价格数量价格汽车苹果服装2200140140024061000250510002002009201010①2009年的名义GDP为:1500×5+2×1000+200×40=17500(元)②2010年的名义GDP为:2000×8+1×1000+250×40=27000(元)③若以2009年为基期

6、,2010年的实际GDP为:1500×8+2×1000+250×40=24000(元)④由此可见,2010年名义GDP的27000元中,6500(24000-17500)元是由产量变化引起的,3000(27000-24000)元是由价格变化引起的。⑤GDP缩减指数:Pt=实际GDPt名义GDPt=2400027000=1.12511二、NDP和NI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折旧和间接税提高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但它并不能成为任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都分。12三、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

7、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DI=PI-个人所得税为了简化分析,一般在经济中可以认为可支配收入直接由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转移支付得到,即DI=NI-个人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13第三节 国民收入循环一、两部门模型⒈支出角度Y=C+I2.收入角度Y=C+S3.储蓄-投资恒等式I=S14二、三部门模型(加上政府部门)⒈支出角度Y=C+I+G2.收入角度Y=C+S+T3.储蓄-投资恒等式I+G=S+TI=S+(T-G)私人储蓄加政府储蓄15三、四部门模型(开放经济)⒈支出角度Y=C+I+G+(X-M)2.收入角度Y=

8、C+S+T+Kr3.储蓄-投资恒等式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