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ID:24302658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_第1页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_第2页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摘要中国古诗词是语言最丰富的文学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古诗词英译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译者笔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当然,为了更深的了解中国古诗词,我们需要知道它的特性。由于当今语言交流的需要,这就使古诗词英译成为一种可能,让读者在欣赏译品的同时领略中国文化。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翻译技巧和译者的审美角度等的不同,中国古诗词英译中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缺失。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文化价值的缺失就很难理解中国古诗词原文所要传达的意境,音韵,形式之美等等。对于文化的缺失,我们提出了一种可

2、能性的方案,即再创造。因此,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再创造也必然引起注意。本文中,解释了文化缺失及其再创造的含义,给出了文化缺失的具体体现,如诗歌意象的缺失,典故的缺失等。另外从诗词翻译中译者的不同审美角度引起的文化缺失、不同的翻译手法造成的缺失以及翻译过程中适当的删除引起的文化缺失等方面阐述了古诗词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原因。最后对再创造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这篇论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和比较,让我们更加深了对中国古诗词及其译品的赏析和理解,同时,从不同的语.51lunbodimentofCulturalLosses3.2.1LossofPoeticImagery3.2.2Los

3、sofAllusions3.3ThePossibleCausesofTheseLosses4Recreation—thePossibleSolutiontoRegainCulturalLosses4.1DefinitionofRecreation4.2PossibleSuggestionsforRecreation5Conclusion:6Bibliography【1】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视角》.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3】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

4、】任治稷,余正(译).《中国古诗词英译—从诗到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王克非编.《翻译文化史论》第1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6】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外国语出版社,1982,1.【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8】刑全臣.《用英语欣赏国粹》.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6.【11】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12】许渊冲.《唐诗三

5、百首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1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杨宪益,戴乃迭.ADreamofRedMans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1978.【15】赵甄陶,秦观(词).《踏莎行》英译(J).外国语,199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