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ID:24327470

大小:4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秋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沐浴(mù)祷告(shòu)絮絮叨叨(dāo)B、瘫痪(huàn)憔悴(qiáo)分歧(qí)怦怦直跳(pēng)C、姊妹(jiě)徘徊(huí)菡萏(hàn)淡雅高洁(yǎ)D、央求(yāng)嫩芽(lèn)脸颊(xiá)水波粼粼(lín)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树杈寒战诀别不可抗拒B、沉寂烂慢遮蔽各得其所C、繁杂敏感拆散行影不离D、委屈伤疤覆盖喜出忘外3

2、、(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4、(3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猜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5

3、、(3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B、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情节的安排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二、古诗文阅读(24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4、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2分)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渭城朝雨浥轻尘浥:湿润B、期日中期:期限C、相委而去委:丢下D、友人惭,下车引之,引:拉7、(2分)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谢太傅/寒雪日/內集C、君/

5、与家/君期日中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3分)下面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塞时作的诗。B、诗的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还有环境气氛。C、诗的三四句集中体现了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D、后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我真诚地劝你别再喝酒了,因为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了。9、(3分)下面对《陈太丘与友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

6、写的。B、陈太丘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朋友来迟了一点,他就决然舍去,太没有人情味了。C、元方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却聪明机灵,能言善辩,懂得交友以诚信为本的道理。D、文中的友人是个无信无礼的人,但他还是有个优点——知错就改10、(3分)翻译下面的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3分)从《陈太丘与友期》这则小故事里,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12、(8分)古诗文默写(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曰:“。”(2),志在千里;,壮心不已。(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三、现代文阅读(23分)(一)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8、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