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ID:24346106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_第1页
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_第2页
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宿县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阿米娜?克然木(新疆温宿县人民医院儿科新疆温宿843100)【摘要】目的探讨温宿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至2012年3月31H止,全县范围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对出生后28天的新生儿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均为调查对象。结果共2223例新生儿,新死亡16例,死亡率为7.2%,其中早产儿5例,占31.25%。缺氧、畸形、感染性疾病占导致死亡的新生儿各为3例,各占新生儿死亡数的18.75%。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

2、平,提高新牛JL窒息复苏成功率。【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健康教育医务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一半,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应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新生儿保健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我们对温宿县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31H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明确我县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降低我县新牛JL死亡的措施,现将资料汇总如下:一、临床资料

3、1.1调查对象、时间、来源自2011年10月1日起至2012年3月31日止,全县范围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对出生后28天的新生儿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均为调查对象。1.2资料来源;1、各乡镇、农林牧场、社区,街道初保站的新生儿死亡报告卡。2、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死亡报告卡。3、生命统计部门的死亡报告卡。4、社会报告。二、调查结果通过对全县所有乡镇、农林牧场及社区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调查,半年我县活产数2223人。新生儿死亡16例,艽死亡原因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造成新生儿死亡主要的四大因素为早产、缺氧、畸形、感染性疾病分析。2.1我县2011年10

4、月至2012年3月半年活产数为2223人。新生儿死亡16例,死亡率为7.2%,均为农牧民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例,占新生儿死亡的31.25%。缺氧、畸形、感染性疾病占导致死亡的新生儿各为3例,各占新生儿死亡数的18.75%。苏他原因死亡2例,是在家不明原因死亡,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的新生儿在家中延误病情,入院吋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2.2死亡新生儿保健措施:1.出生地点:8例在地区级医院出生,(因高危妊娠,当吋由我院转至上级医院分娩)1例在乡卫生院出生,7例在县医院出生。2.死亡地点:地区级医院死亡9例,县医院死亡2例,家中死亡3例,在

5、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2例。三、讨论本资料表明,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是:1.农林、村人口、居住山区、家境贫闲、文化程度低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死亡率高。她们由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孕期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査少,2.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临产吋不提前来医院分娩。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儿死亡,与产妇的高危妊娠有密切关系,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缺乏认识,临产出现高危情况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急产,导致出生窒息死亡。1.出生后,患感染性疾病吋,未及吋就医,等送到医院时生命垂危,失去抢救机会,或患儿病情危重时才送往医院,途中无人护送、抢救而死亡。2.

6、早产出生率越来越高,也是造成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3.村级妇幼人员力量弱,妇幼保健知识差,不能对高危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及吋排査,及时督促、监督孕产妇定期产检。四、建议1.新生儿死亡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各级政府及领导要重视,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医疗装备,按吋进行产前检查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作为政府的职责。2.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孕期自我保健意识,让孕产妇了解优生优育及住院分娩的优越性。我们各种形成的健康政府,提高孕产妇对保健健全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及孕产妇的管理,妇幼保健人员特

7、别乡镇妇幼保健人员在在做常规工作的同吋,加强妇幼保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危妊娠筛查及管理工作,应把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低的孕产妇做为高危人群对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建立高危妊娠转诊制度,3.加强产科力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对村级应当以救生命体征知识的培训及识别转诊高危新生儿,对乡级妇幼人员,侧重于复苏技术及出生后新生儿危重症抢救能力的培训及进修培训与临床相结合,应明确职责,切实抓好乡镇工作,加强监督检査,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及产后访视,普及围产保健知识,提高产科质量,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

8、率。参考文献[1]戈梅勒(美).新生儿学手册[M].(第5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何海英.37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