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

ID:2435506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_第1页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_第2页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_第3页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69-0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指出:“在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见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形式。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事实上,从思维的角度来看,物理学中的形象思维是有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实质上往往只重视左半脑的开发,重视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严重地忽视了右半脑的开发,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也是如此。鉴于这种严重的偏向。为了使学生的左

2、、右脑获得协调发展,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培养出大批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我们以物理教学为例,着重阐述一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做到“有形有象上好初中物理”。  1、加强实验和观察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能起到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表象。设计时应出奇、反常,以激起学生的悬念和联想。譬如,“一纸托杯水”引入大气压强,“煮”金鱼阐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等。要尽可能把教师演示变成学生动手做,这样摄入的形象生动、具体。增如,将钢笔用立于放在桌上的纸条上,将纸条慢慢的抽去,钢笔帽倒下;将纸条迅速抽去

3、,钢笔帽仍然直立不倒。然后诱导学生用动量定理解释(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这种现象。4  从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学生实验中探索性优于验证性。因为探索性学生实验做于物理规律建立之前,实验所获得的一系列物理表象,正好用来进行思维加工,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具体地归纳出物理规律。这样获得的规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应用。这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凡是物理定律,均应创造条件,认真实施探索性学生实验产在具体设计教学过程时,还应注意对一个单元或一章知识进行全面地系列安排,从

4、而把探索性实验贯穿始终。这在初中教学中特别突出。以“密度”的单元教学为例:首先安排一节测1厘米3的钢、铁、铝的质量”的探索性实验,为引出密度概念埋下伏笔。再紧扣“如何鉴别区分不同物质?”安排看一看、嗅一嗅、压一压、尝一尝等演示实验,并利用上述等所获得的表象,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配合,形成密度概念。最后,学习密度的应用,又安排具有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1.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2.用弹簧秤、墨水瓶及一杯水重测盐水密度,并与前者相比。  在所有的实验中,都要善于诱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以建立正确的视觉表象、譬如;利用对比观察

5、分清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要明察秋毫,善于看出水银温度计、无液气压计等的微小变化;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像当威尔逊云室迅速膨胀的瞬间能看到a或B射线的径迹;等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察是摄取表象的镜头。只有镜头对得正,光圈调得准,距离选得好,才能摄取丰富的表象。  2、尽量联系实际4  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采的物理世界,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随时都可以采撷一些物理现象与我们所教的物理内容联系起来,来丰富物理表象。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正可以从类比中形成表象。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学生对一瓶水与一瓶酒精混合后装满两瓶的实

6、验难以理解。只要问:一桶核桃和一桶大豆倒在一起,还是两桶吗?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有了表象,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许多是源于物理学的。起火是现代火箭的雏形,而火箭的运动就是反冲运动;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括正是光的全反射;等。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举办“身边物理学讲座”;进行“应用物理竞赛”;成立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等等。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物理表象。还要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插图。譬如:实物图(手按图钉。阐述压强)。示意图(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等);立体剖面图(原子反应堆等);以及可与实物模型相配合的

7、内燃机四步冲程图;等等。  3、从声象教材中充分摄取物理表象  研究表明: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纯用听觉学习。单纯用视觉学习。视听并用学习,三小时后,记忆效率分别为:60%,70%,80%;三天后,记忆效率分别为:15%,40%,75%。声象教材的独特之处,正在于能使视觉和听觉并用,画面适当配合解说、音乐、音响效果,以形象和声音表现内容,促使左、右脑同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4  声象教材还有着许多直接接触周围世界而难以达到的优越之处。它不受时间限制。能够真实地再现发生过的事物:用慢镜头表现变化速度极快以致看不清的现象,又可用

8、快镜头展示变化速度极慢难以感觉的过程;它不受空间限制,能够满足人们观察的需要;把边远的事物展现在眼前,把人眼看不到的微小事物千百倍的放大,又把巨大的事物缩小展现;它又能利用特写镜头突出事物的关键部分,增强观察的精确性。  我们认为,那些难以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物理事物,譬如:学校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