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3》教学设计

《习作3》教学设计

ID:24360586

大小:16.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习作3》教学设计_第1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2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3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习作3》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习作3》教学设计  之一  佚名    习作指要  1.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查阅资料,使学生弄清苹果的常见品种,栽培的历史,生存条件,营养功效等,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2.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苹果的品种等情况,写明常见品种、生存条件、营养价值及几种常见苹果在外形特征、品质、类别等方面的差异。  3.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尽力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教学要求]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观访问果园、商店认识水果品种以及查阅有

2、关资料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接触社会,有目的查阅资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2.练习按所提出的问题和所提供的卡片资料及自己在阅读和参观访问时所获取的新鲜资料,介绍某种事物的方法。  3.借助写作练习,“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摘抄、制作、运用资料卡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顺序介绍苹果的品种等情况。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

3、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难点: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课前准备]  1.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本地的几家水果店,认识几种常见的苹果,看看它们的形状、颜色、品种等,了解它们的特点、产地、什么时候成熟,属于几类果等。填好参观记录表(表式见书上第65页)。  2.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苹果的资料并做记录。  3.访问苹果园的农艺师,了解苹果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苹果是许多人都喜爱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尽管如此,苹果的种植史、生存条件、栽种地域和营养功效等人们往往知之

4、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提供的资料,结合我们的参观访问以及到图书馆查到的资料,以(苹果家族)为题写一篇作文,来向人们介绍一下我们都爱吃的苹果。(板书:苹果家族)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一次作文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们本次习作可从哪几方面去写?  (3)课文对完成本次习作有何具体要求?  2.讨论交流。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

5、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讨论第(2)题时相机板书:苹果的常见品种、苹果的栽培史、苹果的生存条件、苹果的栽种区域、苹果的营养功效]  过渡谈话:以上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学习我对本次习作练习的目的、内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这还不够,同学们对写作的内容掌握得可能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每张卡片回答了习作练习中提出哪一个问题?  4.讨论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们在课前参观访问、查找资料中获取了哪些资料?

6、它回答了作文练习中提出的哪一个问题?  2.交流讨论,并逐一分类补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确写法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以(苹果家族)为题,按所提问的顺序介绍苹果。  2.交流习作内容。  (1)分小组互相练说。  (2)指名说。  (3)评议(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资料,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用过渡语句·)  3.独立作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

7、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4.评议修改,布置学生以习作为蓝本,准备做苹果展销会上的小推销员。  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