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ID:24362712

大小:54.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_第1页
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_第2页
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德育渗透的契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一初中文言文作品思想局限性浅析吕明明辽宁省朝阳县蒙古族中学122000初中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仅停留于表面。就拿语文来说,在他们看来,选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完美无缺的,认为作者及文章都是无可挑剔的,针对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依据课文的特点适当点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我就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质疑品质、开发智力、道德品质和思想理论的培养。抓住文言文作品的思想局限性展开教学,对于完成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任务,有

2、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把发现局限性当成培养学牛.质疑精神的有利时机选进中学语文课木的文言作品,多是文学精品,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不少作品也存在着思想局限性。可是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质疑的勇气和习惯,所以对这些局限性常常视而不见。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两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1.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中发现问题。比如教《捕蛇者说》,我先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蒋氏和蒋氏三代以及蒋氏邻居“十无一焉”这一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所说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因

3、为他寄希望于“观人风者”显然回避了造成捕蛇人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可见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的。这一点应该明确告诉学生。2.运用材料,启发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有的作品思想局限性不太明显,但却有必要提出。所以我就恰当运用材料,让学生将其与课文对比。《卖炭翁》对卖炭翁的形象较多的是表现其懦弱、敢怒不敢言,这一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学生接受却比较闲难。为此,我从《资治通鉴》中引录了“卖柴翁怒殴宦者”一段文字供学生比较阅读。这样,学生就容易感到卖炭翁不如卖柴瓮更能体现劳动人民富于反抗强暴的精神。可见对比的方法

4、显而易见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暴露了作者及作品的思想局限性。二、把理解局限性当成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时机为了把握理解局限性这一吋机,达到语文教学之0的,我在这一环节上采取的是如下做法。1.帮助学生分析局限性产生的根源,使之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局限性产生的根源有主观、客观之分。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至人类当吋总的认识水平;主观方面,包括作者的阶级属性及地位、个人的性格、兴趣、遭遇等。分析其产生根源的0的在于让学生既理解其产生的必然性,又不至于苛责古人。这样做,实际是让学生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直接运

5、用到语文学习中来。2.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局限性进行归类分析,把握其出现的一般规律,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其产生的根源,使他们产生一种追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让他们的思想在高洁纯正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三、把评价局限性当成学生道德修养、理论修养的大好时机前面讲到的不少学生发现不了文言文作品的思想局限,是因为没奋质疑的习惯和勇气,但也有些学生却是因为思想上与这些局限性产生了“共识”。因此,正确评价文言文作品中的思想局限性,本身也就是一种直接的道德、思想修养和理论修养的过程。《桃花源记》生动地描绘了与世隔绝的理想的世外桃源,很多同学读了

6、这篇文章感到非常羡慕这种理想的社会环境及其生活。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认识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他对动乱、黑暗的社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无限憧憬。但这种没奋剥削,没奋压迫的理想王国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只能是作者的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的空想。通过点拨,学生懂得了:空想是无法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空想是一事无成的。在教《岳阳楼记》吋,我指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仍是维护地主阶级的最高统治,然后我又布置同学们站在当今吋代、高于范仲淹的立场上,写一篇“假如我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的文章,变抽象评价为直接吸收,从

7、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结果,他们写出了许多感人的为人民服务的好设想。以上三个方面实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体。发现局限性是求其思;理解局限性是求其深;评价局限性是求其得。在文言文教学中深入地展开思想局限性的教学,既是提高学生智能的好方法,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契机。结合文言文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质疑品质、开发智力、道德品质及其思想认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要讲方法,重实效,以使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