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

ID:24362915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_第1页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_第2页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_第3页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_第4页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_第5页
资源描述:

《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羌族文化重建中羌语的保护和抢救一.L.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濒临消失的危险。从联合国到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再到许多民间组织,虽然制订了一些濒危语言保护条例,也采取了措施,但从政府到社会,语言保护意识远远不如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而语言的灭绝和物种的灭绝一样可怕[1]。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至少有数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UNESCO

2、将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列为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  近几十年来,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国家成立了濒危语言保护机构,设立了专项基金,采取了种种抢救和保护措施。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处于弱势或濒危的语言种类较多。政府和语言学家对濒危语言的保护抢救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语言毕竟不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弱势语言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甚至

3、成为濒危语言。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维护语言生态的多样性,对学术研究、对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多元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羌语是西南地区正在走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目前使用人数约有十万人,但真正掌握并经常使用羌语的人数只有三、四万,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说羌话的人占羌族总人口的90%,目前还不到30%。调查发现,虽然羌族聚居区的许多羌民对羌语羌文的认同度很高,但是缺乏足够的条件学习羌文,曾经学过的人也由于没有相应读物而忘记了;有关部门对于推行羌文的认识及相关投入都还不足。[2]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4、,有着独特的语言和绚丽的文化。羌族传统文化主要保存在羌族释比经典之中,释比经典主要是一些图经,其主要成分是多神崇拜的精神信仰。这些图经的内容只有释比才能解读,因为解读是必须用羌语的,所以释比在羌语的传承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民俗活动、宗教活动、宗教仪式、尤其是释比经典,都靠世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传承下来,这在人类史、少数民族史、民族语言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羌语以其语言结构的独特性和语法形态的多样性展现了高度的研究价值。  二  目前,使用羌语的羌族地区主要有茂县

5、、松潘县、汶川县及理县的山区。黑水县境内自称尔玛的藏族居民多使用羌语。北川县绝大部分羌族居民、丹巴县的大部分羌族居民、松潘县白羊乡的羌族居民、汶川和理县的城镇及公路两侧散居村寨里的羌族居民已不会使用羌语,而改用汉语。在平武及陕西、甘南一带的羌族,已经完全失去母语而转用汉语。  羌语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本身就是羌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地的羌语相互不通,缺少语言充分使用的环境,目前使用羌语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在占全国羌族人口47%的茂县,据当地主管教育的官员初步估算,实际上掌握羌语的人远不

6、足两万人。考察近几十年间羌语使用人数急剧减少的事实,有学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羌语会从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宏开认为,除了羌族居住核心地区仍然保留羌语外,在北川、平武乃至陕西一带的羌族已经完全丧失母语而转用汉语。即使在核心地区,公路沿线和城镇附近的羌族,也都已经成片成片地转用汉语,羌语使用活力明显不足,传承困难,正在走向濒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本,是文化的灵魂。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语,羌族文化都是靠羌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而且,羌语作为一

7、种人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语言,本身就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孙宏开认为,从民族特征的角度来说,如果羌语消失了,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羌族文化,也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羌族了。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皆依赖于羌语的传承。所以,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关键和核心是羌语。做好羌语羌文工作是拯救羌族核心文化的关键和有效途径。  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含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涵盖人类创制的各种器物、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狭义的文

8、化不含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而是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仰、道德、习俗、习惯、法律、艺.L.术等。[3]羌语不仅承载着羌族的历史和文化,还是羌族独特世界观的体现。如果羌语消失,那么很多文明成果恐怕也会烟消云散。面对羌语衰落的事实,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当地的干部群众,都感到了无奈、失落和强烈的责任感。关于羌语的保护,学术界几乎持完全一致的立场,即必须毫不迟疑地加强羌语言保护,从而推动羌族的保护和羌文化的保护。  关于保护羌族文化及语言,目前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