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

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

ID:24368574

大小:64.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13

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_第1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指示功、平均指示压力、指示燃油消耗率、指示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热效率)2.有效性能指示: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3.机械损失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等,灭缸法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4.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比值。5.过量空气系数: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6.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称为换气损失7.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强制排

2、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间;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由于进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所以进排气门同时打开这段时期8.增压度:指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9.增压比:指增压后气体压力与增压前气体压力之比10.废弃涡轮增压器组成:压气机、涡轮、中间体11.增压器空为何进气中冷:对增压器出口空气进行冷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进气管内空气密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发动机压缩始点的温度和整个循环的平均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热负荷和NOx的排放12.废气涡轮增压:有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脉冲涡轮增压系

3、统两种基本类型13.汽油抗爆性评价:辛烷值;柴油自然性评定:十六烷值;汽油根据辛烷值来确定牌号,轻柴油按凝点14.二次喷射:指喷油器针阀落座以后,在压力波动的影响下再次升起的喷油现象15.柴油燃烧四阶段: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汽油燃烧三阶段: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16.不灵敏度大于一,E

4、,燃烧噪声大;NOx排放比分隔式高,对转速变化敏感,较难兼高、低速工况的性能。分隔式:工作平稳,噪声小,经济性不好,结构复杂,表面积与比容积比值较大,使得表面损失增大,冷启动性能较差,热效率差,低负荷时,碳的排量较大,除此外其他性能较直喷式燃烧室优越20.产生爆燃机理:爆燃的着火类似于柴油机,同时在较大面积上多点着火,所以放热速率极快,局部区域的温度压力急剧增加,类似这种阶跃的压力变化,形成燃烧室内往复传播的激波,猛烈撞击燃烧室壁面,使壁面发生振动,发生高频振音。避免爆燃方法:适当提高燃料的辛烷值,适当降低压缩比,控制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调整燃烧室形状,缩短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

5、时间,如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21.爆燃和早燃区别:早燃是指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爆燃是指末端混合气在火焰封面到达之前即已低温多阶段方式开始自然的现象。早燃会诱发爆燃,爆燃又会让更多的炽热表面温度升高促使更加剧烈的表面点火。两者相互促进,危害更大,另外,与爆燃不同的是,表面点火早燃一般是在正常火焰烧到之前由炽热物点燃混合气所致,没有压力冲击波,敲缸声比较沉闷,只要由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件受到冲击负荷产生振动而造成。22.负荷特性:指当转速不变时,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23.速度特性:指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表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随发

6、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24.我国发动机的功率分四级:15分钟功率,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持续功率25.柴油机汽油机负荷特性差异: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普遍较高,且在从空负荷向中、小负荷段过渡时,燃油消耗率下降缓慢,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燃油经济性明显较差;汽油机排气温度普遍较高,且与负荷关系较小;汽油机的燃油消耗量曲线弯曲度较大,而柴油机的燃油消耗量曲线在中、小负荷段的线性较好。26.冷激效应:燃烧室壁面面对火焰的迅速冷却使火焰不能一直传播到缸壁表面,在表面上留下一薄层未燃烧的或不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壁面冷激是未燃HC的重要来源27.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微粒等。汽油机

7、:机内净化(废气再循环装置、改进发动机设计、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提高燃油品质)机外净化(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元催化转化器)。柴油机:机内净化(增压中冷技术、改进进气系统、改进燃烧系统、降低机油消耗、废气再循环、提高燃油品质)机外净化(微粒捕集器、氧化催化转化器、NOx还原催化转化器、四元催化转化器)28.光化学烟雾:HC和NOx三元催化转化效率(氧传感器)29.汽油燃烧三阶段:着火落后期:指从火花塞点火到火焰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