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

ID:24377920

大小:76.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4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_第1页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_第2页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_第3页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_第4页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村调查关于粮食补贴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赵玉超1摘要: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问题引起世人瞩目,201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旱情,更是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挑战。而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水利、良种、生产技术等问题又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由此,我就农业补贴问题展开了研究。结合我所调查的董格庄村的情况,我从阐述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入手,根据我国农业补贴的特点,提出了农业补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国外农业补贴的现状,对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董格庄村农业补贴现状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建议董格庄村基本情况介绍:董格庄村所初的经济类型属于普通农区,所处的自然地貌类型为丘陵,村庄经济以粮食种

2、植为主,现有户籍970户,共3060人,其中劳动力共有2010人,劳动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的大约有600人,季节性务工有500人,村内共有耕地4046亩,全部为旱田,人均耕地1.3亩。过去5年间共被征地210亩,用途是卖给外商建高尔夫球场。2010年董格庄村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250亩,2010年小麦亩产750斤,玉米亩产900斤。村里农田耕作、粮食播种、粮食收割均实现机械化。2010年,董格庄村亩产总收入900元,亩产净收入500元。在参与调查的村民中,60%的村民表示目前的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60%的村民认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机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大。90%的村民表

3、示,近五年来,村委会未为应对农业灾害做过任何事情。所有参与调查的村民均为购买过任何商业保险。而该村的农田都是旱田,即是“靠天吃饭”,一旦发生旱涝灾害,该村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董格庄农业补贴现状:参与问卷调查的村民中有90%认为国家目前粮食收购价格偏低。对于政府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60%的村民表示基本满意,40%的村民表示满意。而80%的村民在国家实行直接粮食补贴政策后粮食播种面积几乎没变,而没变的原因主要是村里已经没有围垦荒的土地,由此可见,按照家庭人口数目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不大。而参与调查的村民中有80%认为按照种植面积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是最合理

4、的补贴方式。在对种粮大户的采访中,他表示他种植20亩地,却只能按照家庭的人口每年数领取280元补贴很打击他的种粮积极性。但是对于部分家中种粮在3亩左右的种粮小户而言,按照家庭人口数补贴却是受他们欢迎的。由此我认为可以以5亩为界,种粮在五亩以下的农户按-----------------------------------------------------1:赵玉超,女,(1991-),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统计专业本科生。照家庭人口数补贴,每人每年100元,种粮面积超过五亩的,每超过一亩补贴100元。关于领取补贴的状况,参加调查的农户中,所有农户均领取过粮食直接补贴,60%

5、的农户未得到过政府的农业综合补贴,80%的农户没有得到过政府的良种补贴,90%的农户没有得到过政府的农机补贴。最令我吃惊的是,种粮大户除了粮食直接补贴,其他三项补贴均未得到过。60%的村民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30%的村民认为农资综合补贴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可见村民们更希望得到实实在在发到他们手中的农业补贴。农业补贴内涵:农业补贴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给予特定对象、特定环节的导向性支出,是实现特定目标的财政支农政策手段,也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方式。从农业补贴的资金来源看,农业补贴就是财政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贸易活动进行转移性支付;从

6、农业补贴所发挥的作用看,农业补贴主要采取导向支出的形式,调节利益关系,发挥政府对特定群体如农民、对特定区域如粮食生产区,特定品种如粮食、棉花和特定环节如生产、流通的支持和补偿的作用,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生产性补贴与农民收入性补贴相结合、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配套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农业补贴的必要性:一、农业具有弱质性  农业的弱质性指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工业相比具有比较利益逐渐降低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生产面临双重风险   农业生产既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

7、过程,因而面临着双重风险的压力。一方面,农业生产可能会遭遇洪涝、干旱、沙尘暴、病虫害和瘟疫等灾害,生产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自然特点还直接导致了市场风险的产生。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农产品公共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而这种滞后反应带来的市场风险往往只能由生产者自己承担,这无疑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   1.2农业部门比较利益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部门的比较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