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ID:2437872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_第1页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_第2页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_第3页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导读:教师和新课程方面的论文怎么写。此篇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优秀范文供大学生们写作这类毕业论文参考阅读,希望文章中某论文参考文献会对你的论文写作能有帮助。广西梧州藤县藤州中学冯娟【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何不断改进高中语文教学,使其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语文教本篇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经典选题师新课改下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自的角色定位平等首席、参与者

2、、组织者及教学过程的分享者.【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角色转变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欣喜余考虑最多的是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那,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变呢?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一)面对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教师和新课程论文参考文献主人,其主体地位得到凸现.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教师的关键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3、(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摒弃的.新课程倡导、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下方面体现自的

4、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例,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探求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说是‘为了忘却’?等问题,教师不是一问一答式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而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背景资料.然

5、后与学一道探讨.(三)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时,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方式上组织学生的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四)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历

6、史问题到互联X、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层面的文化信息,以此来充实自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也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分享学生成功的时,更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果说新课程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位带给我们福音的天使、需要我们的虔诚地迎接的话,那,笔者认为,我们迎接的最方式是首先对自的角色做出全新的调整,此,新课程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迷人的风采.【参考文献】1、崇耀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智。201

7、0,(23)。2、黄淑熙﹒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年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