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

ID:2439729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_第1页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_第2页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_第3页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_第4页
资源描述:

《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关键词】亚麻醉  【关键词】异丙酚;硬膜外阻滞;阑尾牵拉反应;预防  0引言  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有多种防治措施[1-3],亦有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的临床报道[4,5],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可行性及合适剂量报道少见.我们观察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50例,术前均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Ⅰ,Ⅱ,Ⅲ组为对照组,分别于进腹探查阑尾前,给予9g/

2、L生理盐水2mL,哌替啶50mg,氯胺酮1mg/kg静脉注射;Ⅳ,Ⅴ为观察组,分别于进腹探查牵拉阑尾前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0.5~0.8mg/kg,1.0~1.5mg/kg,效果不理想时再追加一定剂量的异丙酚.  1.2方法  入室后经手背开通静脉通路.常规监测BP,HR,SpO2,ECG,RR.5组均先常规实施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T12~L1或T11-12.采用10mL/L利多卡因+3.75mL/L布比卡因维持麻醉,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控制麻醉平面T4以下,确认麻醉效果确切后施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吸氧.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0,15m

3、in探查、牵拉阑尾时的MAP,HR,RR,SpO2;并对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反应程度从优到劣评为0,1,2,3四级.0级:患者安静,无痛苦表现及不适感,无恶心呕吐;1级:轻度恶心不适,无牵拉痛及呕吐;2级:诉恶心,有上腹部不适感,轻度牵拉痛,无呕吐;3级:牵拉不适明显,恶心、呕吐,鼓肠,需加辅助药.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Ⅰ,Ⅱ,Ⅲ组患者用药后5,10,15min探查牵拉阑尾时MAP,HR均明显升高(P<0.05),Ⅳ,Ⅴ组MAP则下降,且以Ⅴ组MAP

4、下降为著(P<0.01).Ⅰ,Ⅱ组患者注药后RR,SpO2无明显变化,Ⅲ,Ⅳ,Ⅴ组RR,SpO2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且以Ⅴ组为著(P<0.01).SpO2<95%的患者,Ⅲ组2例,Ⅳ组1例,Ⅴ组5例;SpO2<90%者,Ⅲ组1例,Ⅴ组4例.SpO2降低的患者均给予面罩辅助吸氧后,SpO2恢复至99%(表1).表1探查牵拉阑尾时生命体征变化(略)  异丙酚用量Ⅳ组(0.73±0.21)mg/kg,Ⅴ组(1.45±0.56)mg/kg.Ⅳ,Ⅴ组均不需再次追加异丙酚.  3讨论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式,在行腹部手术时,内脏牵拉

5、反应发生率较高[6],尤其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即使麻醉平面达T4也不能完全消除牵拉反应[7],临床上辅助措施较多,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异丙酚具有镇静、催眠、抗呕吐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控制性强,起效快,恢复迅速.Ⅲ组患者辅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效果尚可,但有清醒期烦躁的副作用.Ⅳ,Ⅴ组辅用镇静剂量的异丙酚,抑制牵拉反应优良率在93%以上,虽有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但通过快速补液、面罩辅助给氧,均可使生理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本结果表明,0.5~0.8mg/kg的异丙酚即可有效抑制阑尾牵拉反应,且作用迅速,清醒快,苏醒期安静,无不良副作用,这与效果良好的硬膜外

6、麻醉可减少异丙酚镇静剂量有关.辅用1.0~1.5mg/kg的异丙酚效果虽佳,但对循环、呼吸抑制较明显,不利于麻醉管理及患者的安全.尽管镇静剂量的异丙酚并发症较少,但如果使用不当,尤其在硬膜外麻醉的前提下,仍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HR减慢,BP下降等,因此,用药时切忌快速注入和大剂量,并做好辅助呼吸、升压准备,以防意外.对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