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

ID:2440371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_第1页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_第2页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_第3页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煤矿软岩卷道支护技术导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本篇文章巷道和围岩专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为广大学生们写作毕业论文是提供参考帮助。(山西晋煤集团晋圣投资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000)摘要:文章主要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软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岩的工程特征,探讨了煤矿巷道和围岩毕业论文的提纲范文新分布和发生变形而对支护体产生较大的压力,与支护体的刚度有较大的关系,支护体的刚度越大,其抵抗围岩压力越大,果支护刚度偏大,则不能适应巷道开挖初期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的特点,进而导致巷道围岩支护变形不协调而发生破坏(3)围岩表面约束能力差,由于高应力或构造应力的影响

2、,使得支护体首先较为薄弱的地方出现过量变形、岩石松动和破坏,进而形成破碎区,破碎区的发展导致围岩自承圈破坏.对于高应力或受构造应力影响下软岩巷道,采用普通的锚X(铁丝X)喷支护时,由于喷体强度相对较低,对围岩约束能力差,不能有效地扼制围岩的局部破坏和破碎区向纵深发展,进而导致围岩破坏.三、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探讨(一)软岩巷道支付的技术关键由于软岩的力学属性、变形力学机制等特点,对软岩巷道实施成功支护,需运用三个技术关键:1.正确地确定软岩变形机制的复合型.2.有效地将复合型转化为单一型.3.合理地运用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转化技术.由于软岩巷道围岩非具有单一的变形力学机制,而

3、是时具有多种变形力学机制,即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是软岩巷道变形和破坏的根本原.此,单一的支护形式是难以奏效的,只有采用联合支护的方法,合理地运用复合型向单一型转化的技术,即与软岩变形过程中每个支护力学措施的支护顺序、时间、效果相联系,必须适合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特点,这样能保证支护成功.(二)最佳支护时间分析巷道开挖以后,巷道围岩应力将重新分布,切向应力巷壁附近发生高度集中,导致该区域的岩层屈服进入塑性工作状态,从而形成塑性区.塑性区的出现,致使应力集中区从岩壁向纵深发展,当应力集中的强度超过围岩屈服强度时,出现新的塑性区,此逐步向纵深发展.果不采取适时有效

4、的支护,临空塑性区将随变形的增大而出现松动破坏,即形成松动破坏区.塑性区与松动破坏区不,塑性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而松动破坏区经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塑性区分为稳定塑性区和非稳定塑性区.出现松动破坏前的最大塑性区范围,称为稳定塑性区出现松动破坏区后的塑性区为非稳定塑性区.对应于稳定塑性区和非稳定塑性区的宏观围岩的径向变形分别为稳定变形和非稳定变形.塑性区的出现,对支护体来讲具有两个力学效应:1.围岩中切向和径向应力降低,减了作用支护体上的荷载.2.应力集中区向围岩深部转移,减了应力集中的破坏作用.对于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来讲,应允许其出现稳定塑性区,严格限制非塑性区的扩展,也是要求

5、选择最佳的支护时间,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塑性区承载能力而不至于出现松动破坏.以,最佳支护时间的力学含义使最大限度的发挥塑性区的承载能力而不出现松动破坏时对应的时间.(三)软岩巷道支护的对策对于软岩巷道,常规的支护方法和单一措施都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必须根据其原采取相应的支护对策:1.加强X或喷层的强度和刚度,或局部薄弱环节,增加锚梁支护,以增强围岩表面约束能力,限制破碎区向纵深发展.2.适时进行二次支护且二次支护适当地增加支护强度,以保证初期支护具有一定的柔性,巷道不失稳的前提下,允许围岩有较大的变形,让其充分地释放能量.时,支护体后期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控制围岩与支护的

6、过量变形.3.实现软岩巷道厚壁支护,一是采用全长锚固全螺纹钢等强锚杆,增加围岩自承圈厚度,实现厚壁支护二是进行锚索加固,由于锚索长度较大,能够深入到深部较稳定的岩层中,锚索对被加固岩体施加的预紧力高达200kN,限制围岩有害变形的发展,改善了围岩的受力状态,增加围岩自承圈厚度,实现厚壁支护三是改变支护结构,巷道的两底脚增加斜拉锚杆或巷道底板开挖成反底拱形锚喷(梁)支护,从而形成完整的、封闭的支护整体.4.减少围岩的破坏,增大围岩的强度,提高围岩自承能力.一是推广光面爆破,减少围岩震动原创lunwenfanwen/31113.,控制围岩环向裂隙,量保持围岩的整体强度二是量保持巷

7、道周边的光滑平整,避免产生应力集中三是采用膨胀材料充满锚杆孔,形成全长锚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