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ID:2440806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_第1页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_第2页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_第3页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_第4页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考前冲刺:回归教材注重基础高考复习剩下不到两个月了。这期间的复习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在此期间,有人芝麻开花节节高,突飞猛进,跃进千里。去年我市实验中学张某平时模拟考试在540分左右,不曾想在高考中考出了617分的佳绩。而有一被老师认为“上清华、北大有望,人大、南开保底”的考生小李却大河翻船,几乎被甩出“一本”以外。相差两重天,人生在这里转了个弯,个中原因为何?考后两个考生都向笔者谈到了最后关头复习的重要性。为了鉴往知今,让广大考生在高考中考出满意成绩,我结合专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高考冲刺全方略。一、回归教材,回归基础从太

2、原市2月调研考试结果来看,高三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学科属于主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属于高考重点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理解得不够牢固,不够清晰、全面、到位。以语文为例,高考必然要重点考查阅读鉴赏,可是大部分考生非常缺乏一般规律下的鉴赏常识与技能。比如,诗歌鉴赏的大框架路数、小说鉴赏应立足哪几个点等,大部分考生都不清楚。为此,在3月16日召开的太原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上,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主任刘颖殷切希望考生在下一步复习、冲刺中回归教材,回归基础。1.回归教材回归教材就是要将教材至少通读一遍。要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

3、地通读,做到毫无遗漏。回归教材要达到三个目的:(1)全面掌握知识,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力争在高考考察教材基本知识的选择题中少丢分或不丢分。高考中考生在文综和理综两科拉开的差距最大,除了综合能力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考生在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上分出了高低。仅文综一科选择题分值就占140分,而理综一道选择题分值就达6分。(2)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打通主干知识之间的通道,融会贯通。这也体现了考试中心提出的“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的思想。(3)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在教材中寻找

4、高考的“影子”。江苏海安高级中学董裕华老师认为,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2.回归基础关于高考,考生过于强调它的选拔性考试,而把它等同于高精尖考试,因此,复习中一味求偏难怪,片面看重能力,忽视基础,这是完全不对的,

5、万丈高楼没有一砖一石怎能平地起?高考试题中,基础和能力之比为7:3,同时从近几年来看高考命题总体上呈难度降低、难易适度趋势。但是言者谆谆,迷者自迷,每届考生中有很多人还是在这方面付出了代价。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有一道句式仿写题。所选材料是初一教材中朱自清的《春》,考查的是比拟修辞手法。大家满以为这是极易得分题,没想到它的得分率空前低。语文卷中的字音字形题是送分题,但我们的考生年年都不会领这份情,硬生生顶回去。默写名言名句题,考生汗流浃背会了,却又让几个错别字把分抢去了。为了加强基础知识,我市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测试中增加了对教材中文言

6、文的翻译考查,名言名句的分值由4分增为8分;细心人会发现我市新近结束的高考“一模”已将名称改为“基础知识测评”,它的意图不言自明。二、多看旧题、多找典型题、多查问题眼下留给考生的时间所剩无几,如何很好利用分分秒秒,提高复习效率呢?我的回答是“三多”:多看旧题、多找典型题、多查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少”,即:少做题,少挖难题,少迷信“高考真题”。临到大考,考生总觉脑子空空,逮书就买,抓题就做,似乎不将天下题一网打尽不放心。此举大可不必。一则大量做题易陷于盲目,二则时间不允许。实际上,经过一二轮的复习,习题早已做了不少,最后关头“思”和“悟

7、”才是最重要的。多看旧题,意在温故。熟悉定理、公式、原理等,巩固强化,夯实基础,立足准确率。多找典型题,意在知新。以一知十,以一知百,找寻、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力求突破自己,跃上新台阶。所谓典型题,我的一贯主张,还是要到近五年的高考题中去找。它千锤百炼,历经千选万选,既涵盖知识体系,体现主干的交叉、融合,又指引着高考的命题方向。多查问题是“三多”核心所在。根据“木桶效应”,决定考生水平高低的不是他知识掌握最好的一环,而是最差的那一环。多查问题就是要及时修复这一环。而这一环就是平时作业和历次考试中出现的“错”。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

8、甚至上百套。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每次考试就是发现知识破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