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工作计划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

ID:2441198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_第1页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_第2页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_第3页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雷减灾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雷减灾工作计划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高防雷减灾能力和水平,减少或避免雷电灾害造成安全事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各乡镇(区)、各部门要以对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增加投入,确保各项防雷减灾措施落到实处。二、加强应急预警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各司其职,加强配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增强雷电灾害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准备,根据灾情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有力措

2、施,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业务,切实加强雷电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单位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三、落实各项措施(一)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下列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同步做好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并把雷电风险评估报告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依据,根据报告要求、防雷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防雷装置设计,从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关。1.各类化工企业、加油站

3、、加气站等易燃易爆产品生产、经营、储存设施和场所;2.供水、供气、供电等工程;3.各类高层建筑、体育场馆、商场、学校、住宅小区等公共建筑物和人员集中场所;4.重点办公、文物保护建筑;5.其他易遭雷击的建(构)筑物和设施等。(二)做好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新(改、扩)建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严格落实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必须将防雷装置设计报市气象局审核,未经审核或未取得核准文件的设计方案,建设单位不得交付施工。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审核合格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接受气

4、象部门的跟踪监督检查。安装的防雷装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气象局申请竣工验收,未取得验收合格文件的防雷装置,不得投入使用。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许可项目纳入建设项目政府集中联合审批流程,加强对联合审批的协调、指导和监督。(三)突出抓好建(构)筑物避雷装置安装工作。按照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对进出建筑物的电源线、信号线防雷安全措施的监督,并且把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防雷作为消除雷击安全隐患的重点,落实防雷装置和电源、信号避雷器的设计和安装。各设计单位在进行防雷设计时要将避雷装置安装设计作为防雷安全装置列入设计方案中,市气

5、象局在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时要将安装避雷装置作为审核和验收的项目之一。(四)大力推进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工作。防雷检测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努力提高防雷检测覆盖面。对已竣工使用的建(构)物严格检测验收,对有关防雷设施不合理、有重大隐患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突出抓好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存储场所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等重点部位以及通信、广播电视、石油化工、建材、医院、大型商场、旅游景点、教育等重点行业的防雷检测,确保安全生产。要严格落实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未经定期检测或检测不合格、防雷装置安装不规范的,必须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四、

6、严格责任追究各单位要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把防雷安全列为检查内容,切实消除雷击安全隐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气象局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防雷减灾执法监督,加大对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依法维护防雷安全生产秩序。对于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擅自从事相关活动、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接受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以及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电灾害责任事故或减灾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以上这篇防雷减灾工作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

7、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理资料下载网,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