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

ID:24427035

大小:16.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_第1页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_第2页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_第3页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们产生了《可爱的蛋宝宝》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大班社会教案——认知木棉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木棉花的特点。  2、教育幼儿认识木棉花的重要意义。  3、指导幼儿看中国地图,让幼儿认识到广东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实物的红色、橙色木棉花各20朵。  2、画有中国地图的A4纸30张,每个幼儿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在我们操场升国旗的地方有两棵大树,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木棉树。  师:他的名字叫木棉树,那么在他身体上开的花叫什么名字啊?  幼:木棉花。  二、基本部分。  1、把红色的木棉花发到每张桌子上,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木棉花的特点。幼儿正确经验的积累,概念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情景,因此,根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我们产生了《可爱的蛋宝宝》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  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木棉花长得怎样的。  幼:红色的、大大的。

3、  师:小朋友很聪明,木棉花是大大的、红艳艳的。但小朋友再看清楚,木棉花有几块花瓣啊?是不是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一样多的花瓣?  幼:五块花瓣,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五块的。  师:那么他的花托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一样的颜色?  幼:绿色,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绿色的。  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木棉花是否只有一种颜色。  幼1:是。  幼2:我看有一棵不是红色的。  师:对。世界上的木棉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艳艳的,一种是橙色的。小朋友看一看,红色和橙色的木棉花,除了颜色以外,是不是都是一样的。  幼:是。都是有五块花瓣,花托都是

4、绿色的。  2、教育幼儿认识木棉户的重要意义,指导幼儿看明白广东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师:小朋友,老师考一考你们,广州亚运会的标志是“五羊”,那么你们知道广东省的省花是什么吗?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幼儿正确经验的积累,概念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情景,因此,根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我们产生了《可爱的蛋宝宝》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  师:小朋友,广东省的省花是木棉花,木棉花是很重要的,他代表我们广东省

5、,所以我们要做文明的好孩子,要保护好木棉花,爱护我们的国家。  师:你们知道广东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什么位置吗?  幼:不知道。  师:小朋友,请看黑板  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  幼1:不知道。  幼2:中国地图。  师:这是中国地图,他看起来好像什么的形状啊?  幼:公鸡。  师:对。我们的广东省就在“鸡的小脚”那里,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指指着广东省让我看一看,我看看小朋友找到没有。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你们还记得,广东省的省花是什么吗?  幼:木棉花。  3、发给小朋友一张用铅笔画有中国图形的A4纸,引导幼儿使用大头笔描出中国地

6、图的形状。  师:对了。现在我请小朋友用大头笔把我画的中国地图描出来。  三、结束部分。幼儿正确经验的积累,概念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情景,因此,根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我们产生了《可爱的蛋宝宝》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颜色,把“广东省”涂上颜色。  师:既然木棉花是广东省的省花,我们就花一朵木棉花送给我们的广东省,好吗?  幼:好。  师:请把你的纸翻到背面,我们一起来画木棉花。)

7、。  师:小朋友请你们把你自己画的“中国地图、广东省和木棉花”带回家给你爸爸妈妈看一看,并可以考一考她们“广东省的省是什么?看看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比你聪明。”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国花。    幼儿正确经验的积累,概念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情景,因此,根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