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ID:24435525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廖江摘要:GPS作为先进的导航、定位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GPS的发展历程、定位方法以及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其在道路工程控制测量屮的应用。关键词:GPS;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应用;收稿日期:2017-9-3Received:2017-9-31引言随着我国新时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增加,对测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及更快的速度要求。GPS作为先进的导航、定位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主导作用。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

2、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丑具有良好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作为前期工程的控制测量,采用GPS作业是特别理想的作业方式。2GPS概述2.1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定位的测量可到毫米级,测量的精度非常高,同时定位的速度快,能够迅速的对数据做出反应,符合公路勘测的基本要求。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的相应观测量为依据的,并进行实时差分来进行相关测量。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基准站上,用于观测数据,将数据传输给用户观测站。用广观测站接受到信息之后,利用相对定位的原理,得出三维坐标,并II精确度非常高。(1)外业准备和踏勘在利用动态测

3、量的过程中,要对路线进行可行性研宄,并设计和应的方案,首先需要在比例尺适当的地形图,拟定测设的方案和现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计划。关键是要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以及起点和终点,然后对现场进行勘察,把地形、村落等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作为勘察的重点,进而控制路线的位置,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记录。对外业的准备和勘察是做好道路勘测的首要环节,必须对线路的各个影响因素和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详细的勘测和调查,为道路的施工奠定基础。(2)对控制网的设置和测量道路的施工要结合现场情况,设置适应的GPS点,一般是按照三角形网进行首级控制网的设计,然后在控

4、制网点的附近埋设基石,基石的埋设位置一定耍适当,不能影响现有或以后的道路交通。同时道路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和要求,确保坐标数据与国家的坐标系统相统一,要在国家的控制点和首级控制网的指导下,提高解算的准确性和精度。下一个环节是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平差计算,减小计算的误差,进而提高精确度和准确性。3工程实例3.1测区概况木文以昌南大道项目为例,昌南大道位于昌南城的城南片区,丙接生米大桥,东接南昌东绕城高速公路(即福银高速),为南昌规划“五纵三横”城市快速路网屮的南二环快速路。本次设计昌南大道东起罗谢路,西至昌东大道,路线全长约3.2km。该区域整体地势西高

5、东底,北高南底,最高地势为30.7ni左右,最底地势为13m。3.2已有测绘资料道路测区控制点见表1。占号y、、JX坐标Y坐标,—X-FC544307.64346355.30723FC644277.1146511.54725桥3右幅外耳墙44306.67946779.94728FC1O44219.60846819.18724FC1O-144303.42546834.99323FC1344168.93846987.00222FC1444259.6347104.821203.3作业流程首先根据工程进行工程控制网的设计,然后进行选点埋石,按预定纲要进行观测,按观

6、测数据评定观测精度,然后对观测成果进行处理、平差计算,最后进行施工放样。在外业勘察及质量控制中,按不同的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绘制施工图阶段),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完成。4结论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实例,主耍阐述了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GPS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该技术改变了公路控制测量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测量立体化,缩减了内业处理的工作强度,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李仕东.公路工程测量员必读[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孙家驷.道路勘测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

7、,2012.[3]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4]孙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下册: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