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ID:24442905

大小:9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_第1页
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_第2页
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_第3页
资源描述:

《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与satwe梁是如何考虑受压钢筋的认识一.不勾起“框架梁端考虑受压区钢筋”,1.计算受压区高度不超过普通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三级钢,ξb=0.518),按单筋梁进行计算配筋。在验算框架梁受压区高度时按受压确定受压区高度是满足框架梁的要求(如二、三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为0.35),受压区钢筋按0.3A进行考虑。2.计算受压区高度超过普通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三级钢,ξb=0.518),按双筋梁进行计算配筋,此时按使钢筋总用量最少,ξ=ξb,进行配筋计算。在验算框架梁受压区高度是否满足框架梁的

2、要求(如二、三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为0.35ho),受压区钢筋按0.3A进行考虑。二.勾起“框架梁端考虑受压区钢筋”,1.计算受压区高度不超过框架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二、三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为0.35ho),按单筋梁进行计算配筋。2.计算受压区高度超过框架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二、三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为0.35ho),按双筋梁进行计算配筋,此时的受压钢筋面积按0.3A(二、三级)或0.5A(一级)进行考虑。三.非框架梁1.计算受压区不超过普通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三级钢,ξb=0.5

3、18),按单筋筋梁进行计算配筋。2.计算受压区超过普通梁所允许的最大受压高度(如三级钢,ξb=0.518),按11版PKPM“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的影响 PKPM公司的说法: SATWE软件中如何考虑“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答:勾选该条时,程序对框架梁支座进行相对受压区高度验算,一级抗震x小于等于0.25h0,二、三级x小于等于0.35h0,不满足时会按此限值重新计算受拉及受压钢筋。 针对高规6.3.3条,梁端支座抗震设计时,如果受压钢筋配筋率不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时,梁端最大配筋率可以

4、放宽到2.75%(原来为2.5%),当选择该项时,同时执行这一条,否则还是按最大配筋率2.5%来控制。 网友的说法: 1、底面与顶面钢筋面积比值不小于0.5、二三级不小于0.3);四级抗震仍然不考虑受压钢筋。该命令对梁端顶面受拉、梁端底面受拉两种情况都有效。 1 测试内容: 1、 对整体配筋的影响, 2、 选择该项时考虑受压钢筋,面筋计算按多少受压钢筋考虑, 3、 典型8m跨梁,支座处底筋截断节省多少钢筋。(0.1ln) 2 测试模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Ⅲ级。 梁:250mmx500mm,柱

5、500mmx500mm,板厚100mm。 层高4.5m,柱距8m,共一层。 附加恒载8.0,活载4.0,自动计算自重。 7度,抗震等级二级。  图1  测试模型平面布置图 附加恒载8.0,活载4.0,自动计算自重。 3 计算结果:  图2  弯矩包络  图3  不考虑受压钢筋配筋包络  图4  考虑受压钢筋配筋包络 图3、图4对比显示:框架梁支座负筋考虑底部受压钢筋后其配筋约减小11%,其余部位配筋均不变。 3 结果分析: 利用PKPM自带工具进行复核,  计算书显示:根据混凝土规范11.3.6条,当

6、考虑受压钢筋时,一级抗震取As’=0.5As,二、三级抗震取As’=0.3As。(往往SATWE给出的支座底筋面积为0.5As或0.3As) 一般来讲,配筋率较小时,考虑受压钢筋后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可能小于2as’,此时勾选“框架梁端部配筋考虑受压钢筋”项后支座钢筋减幅度很小,约在3以内%。当配筋率较大时(如大于1.2%),勾选该项后支座钢筋可减小达10%以上。 梁底筋截断节省的钢筋量 由11G101-1图集4.5.1条不伸入支座的两下部纵筋,在距支座边0.1倍净跨处截断。由抗震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要求

7、,边支座底筋锚固长度为15d+0.4labE。 对于上文模型中8m跨梁配525,每根钢筋可节省25.7%,根据构造要求保留2跟截断3根,则截断后底筋共节省 25.7%×3/5=1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