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

ID:24470646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4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_第1页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_第2页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_第3页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_第4页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体育差生的心理及教学方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心理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本文分析了体育差生的心理,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差生的心理,并阐述了关于体育差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体育差生;体育教学  目前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严重失衡,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低下。他们适应不了当今竞争激烈、快节奏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理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体育鉴

2、于自身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而,在实现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心理要求方面,对体育教学来说,就具有特殊的责任。尤其是对由于各种理由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差生而言,关注他们的心理,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师的责任更为重要。  1.体育差生的心理分析  1.1体育差生的心理表现  1.1.1胆怯心理。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难为情、容易紧张、依赖性强。  1.1.2自卑心理。为难、沮丧、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  1.1.3嫉妒心理。心胸狭窄、喜欢猜疑、

3、贬低他人、排斥他人、与同学关系紧张,心理处于压抑状态。  1.1.4执拗心理。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主动帮助别人。  1.1.5急躁心理。爱发脾气,搓手跺脚,摔打东西,情绪波动大,甚至行为过激,与老师顶撞,与同学打架等。  1.1.6无所谓心理。认为体育课上不上都行,课堂听讲不认真,练习偷懒,我行我素,纪律涣散,行动自由。  总的来说,体育差生心理发展一般经历了“自卑-对抗-狂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师生瞧不起,他们自卑较强,崔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课中练习不积极,经常逃避练习,甚至旷课,对体育课失去

4、了兴趣。第二阶段,师生歧视他们,产生对抗心理。他们行为散漫,随便,好强辩,故意违反体育课堂纪律,不按老师布置的练习去完成动作。第三个阶段,由于长期对抗,学生形成狂傲的心理。他们目中无人,欺负其他学生,和老师顶着干,故意扰乱课堂纪律,并将此看成是英雄行为。  1.2体育差生心理形成因素  1.2.1学生自身理由  一是智力理由。包括特差型和特好型,智力特差的学生接受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时障碍多,练习时退缩,不积极。相反,智力特好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不愿听讲,超前行动,傲慢,随便。  二是体能理由。特弱型的,如体弱多病,体

5、型过胖,或者过矮小等,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对运动产生厌烦心理。特强性的,身体素质特别好,动作完成轻松,学有余力,因此对正常教学不耐烦,散漫,自由,高高在上,欺负弱小。  三是性格理由。内向性格的学生,不善交往,孤僻,与大家一起参加锻炼的机会很少。恐惧运动,害怕同伴嘲笑、讥讽、胆怯和害羞。  四是学习态度。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态度消极,不与老师配合,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再努力也赶不上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另外,尤其有一些女同学上体育课时怕苦怕累怕脏,不愿进行练习或很少练习,认为上课偷懒没什么大不了的,形成了无所谓的心理

6、。  五是先天因素。因为身体过于矮小、肥胖或瘦弱等而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  1.2.2家庭理由  一类是属于独生子女的体育差生。家庭中的“过溺爱”、“过保护”以及“教育不足”都会造成独生子女个性发展的偏执。他们或者弱不禁风,脆弱、或者任性,自命清高,狂傲,支配欲强,与人关系僵持;或者营养过剩,过分肥胖。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正常发展,在体育运动中明显表现出来,对他们正常的学习产生障碍。另一类是家庭不完整的体育差生,父母离异,有意外横祸,家长文化水平过低等。这类学生在家庭中大多缺乏关爱或家庭教育策略不当,导致他们心理不健

7、全,心胸狭窄,敌对心强,行为怪异等,这些在体育课中都既已显现出来。  总之,家庭的不良影响会造成体育差生的心理得不到正常而全面的发展,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1.2.3学校理由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学校为把体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体育课为“文化课”让路,应有的体育教学的器材的不到及时的维修等等,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种种误解,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教师素质的影响。首先是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缺少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吸引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由于教师教育的策略欠妥,一味批

8、评、斥责、打骂,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是学生有始差生向继差生一步一步的升级。因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疏远、对抗的心理。  2.关于体育差生的教学措施和策略  2.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体育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就要用生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