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

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

ID:24474482

大小:70.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_第1页
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_第2页
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肺气肿的X线表现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李光辉1黄耀强21.河南省丙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463900;2.河南省丙平县人民医院ct室463900摘要:目的分析应用X线及CT表现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40例肺气肿患者行肺部X线及非增强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木研究中40例肺气肿患者经X线及CT检查,小叶中心型肺气肿9例,全小叶肺气肿13例,间隔旁型肺气肿11例,瘢痕旁型肺气肿7例。结论应用X线及非增强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病灶实际特征,为肺气肿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关键词:肺气肿;X线;CT检查;诊断价值肺气肿是指

2、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据报道我国在40岁以上的人群总发病率约为8.2%[3]。肺气肿是由于肺部疾病长期造成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的可引起肺气肿的因素有慢性支气管炎、感染、职业性粉尘、吸烟等。肺气肿是不完全可逆性及持续性进展性的疾病,容易损害患者重要器官,尤其对心脏影响最大,会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肺气肿病症,有利于及时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收集我院40例肺气肿患者的胸部X线及CT检

3、查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肺部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研究中4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1〜81岁,平均年龄为60±2.3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0年,均为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经临床诊断并行X线及CT检查所确断为肺气肿。1.2方法将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行X线及CT检查,采用东芝800mA数字X线机及GE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1.2.1胸部X线诊断依据早期肺气肿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X线诊断常不易辨认,而较严重或晚期肺气肿X线诊断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如下:①肺纹理稀疏,可变

4、细变直,苏正常吋逐渐变细的形态失去;②肺野透亮度增强,肺活动度减弱,呼气吋肺野的透亮度变化不大;③胸廓呈ffi状,肋间隙变宽,膈肌位置低下,膈顶变平;④心脏呈悬垂型,心胸比率与心脏横径均缩小。1.2.2胸部CT诊断依据根据CT表现肺气肿分为四型:①全小叶型肺气肿:病变涉及终末细支气管炎以下的全部气道;CT表现:1、两肺弥漫分布但不均匀,以下叶及前部为重;2、较大范围的低密度区,无壁,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3、病变区内的血管纹理出现明显减少,形成弥漫性“简化”的肺结构。②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典型改变是呼吸细支气管的肺泡扩张,周围部分不受累,病变位于小叶中心;CT表现:1、多发生于

5、上叶,尤苏是尖端、后段和下叶背段;2、肺野内出现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直径2-10mm。③间隔旁型肺气肿:本型选择性的累及小叶末端,多位于胸膜下;CT表现:1、胸膜下肺大泡形成;2、常易产生自发性气胸。④瘢痕旁型肺气肿:本型见于邻接局部肺实质疤痕处,肺结核和弥漫性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大块灶旁[3】;CT表现:肺内纤维灶旁见肺大泡形成。2结果本研究中40例患者行经X线及CT检查后,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奋小叶中心型肺气肿9例,全小叶肺气肿13例,间隔旁型肺气肿11例,瘢痕旁型肺气肿7例。3讨论肺气肿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肺气肿的病因、发生机制复杂,常见于慢性

6、支气管炎、哮喘、结核等因素,进一步发展为肺气肿。CT在诊断肺气肿明显优于胸片,特别对于检出位于肺尖、膈上或较小范围的肺气肿更有优越性。本文研究中,40例患者均行X线及CT检查,根据肺的X线透过度,膈肌位置、肋间隙及纵隔宽度作出诊断,结合CT双肺各层扫描,肺野低密度区的表现诊断,为临床确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肺气肿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由于肺部疾病长期造成的结果。肺气肿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和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2】0前治疗肺气肿的方法冇很多,都冇一定的效果,但都在很大的弊端,对于肺气肿治疗中国医学界专家一直在研究。据多年研究调查,肺气肿患者规范化治疗、良好生活习惯及合理饮食调理

7、,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康复的。总之,对于肺气肿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和CT检查结果为参考依据,提高了肺气肿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参考文献:[1】葛琥俊,张国桢,滑炎卿,等.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的对照研究[」].中国CT和MRI杂志,2009,3(1):30.[2】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2.[3]刘岩,王铁人,等。肺气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⑴.中外医疗,2008,NO19:1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