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

ID:24484611

大小:1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4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_第1页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_第2页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_第3页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_第4页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嫁接的晚清近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高考历史难点突破嫁接的晚清近代化晚清政府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不是中国社会母体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压迫下,将西方的近代化嫁接到中国来的。它经历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个阶段,一波三折,未成正果,但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难点磁场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手新法之果无益于国人也!释之曰:前此之言变者,非能真变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

2、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集其大成,在于变官制。”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看法和主张?(2)“三十余年,创行新政”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何时期的何种运动?(3)结合教材试举出两例史实说明“屡见败衄”。(4)材料作者论述变法之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评之。2.(★★★★★)概括说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晚清政府适应近代化的重大行动及其特点,据此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案例探究1.(★★★★★)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

3、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具有开放性试题的特点。知识依托: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作用。错题分析:解答此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两种观点都支持,哪种都说不清理由;或者只说某种看法而不说理由。解题方法与技巧:做好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本题的特点,本题属开放型试题,无论支持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给分,更要注意做到史论结合,理由要充分,所举史实要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答案:①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

4、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②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清朝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是为国富强;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2.(★★★★★)“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持和扩大他们的权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A.新政没有触及中国落后的生产关系B.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C.新政增加了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已形成高潮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5、能力,比较适合文综试题的特点。知识依托:新政的目的、内容及结果。错解分析:解答此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B项,B项是新政的目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改革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目的不能决定改革的结局,故B项是错误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主要说明清统治者推行新政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统一。究其原因,只能从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来分析。B项是新政的目的。C项和D项是新政的结果或影响,所以只能选A项,A项则是从内容上分析了新政失败的原因。答案:A●锦囊妙计1.正确把握近代化概念。近代化不仅指经济问题,它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

6、主化为主要标志,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内容,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把握晚清政府近代化的背景。晚清政府的近代化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之上,它的起步和发展是当时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西方近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3.坚持用生产力和实践标准来检验历史事物的方法,正确认识把握晚清政府近代化的局限性和历史作用。4.近代化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生产力问题,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

7、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真正谈得上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歼灭难点训练1.(★★★★)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启蒙思想2.(★★★★)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的推行者采用了洋务派的路线,清末新政又实践了维新派的主张,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下列对此评价最为准确的是A.观点正确B.三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本质上也都一样C.观点错误D

8、.三者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目的不一,本质上就不相同4.(★★★★)就中国历史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