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ID:2448566

大小:5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6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_第1页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_第2页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_第3页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_第4页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乐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规范一、诊断:(一)、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998年第二版)1、老年人多见于跌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患肢不敢活动。2、青壮年者多见于强大暴力损伤。3、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大转子向上移位。4、髋关节正轴位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类型。(二)临床分型按骨折线部位分类:1、转子间骨折:骨折线从大转子上方斜向小转子。2、逆转子间骨折颈中型骨折:骨折线从大转子下方斜向小转子。3、转子下骨折:骨折线经过大小转子的下方,成横形,斜形骨折。二、中西医辩证分型:(一)早期:气血瘀阻型临床病象:伤后1~2

2、周内,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不能站立,患侧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证候分析:外伤跌仆初期,骨折筋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瘀阻不通,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后肢体不能支撑负重,故不能站立,患肢外旋短缩畸形。舌质紫暗,脉强涩均为骨折初期瘀血阻滞之象。(二)中期:血瘀气滞型临床病象:伤后3~6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功能丧失未恢复,动则有疼痛感,舌质暗淡,脉弦细。证候分析:伤后中期,经适宜的治疗及正气抗邪的作用下,使气血瘀滞逐渐消退,故肿胀逐步消退,疼痛减轻。断骨初步连接而未坚,瘀滞虽消而未尽,故功能未恢复,动则有疼痛,舌质紫

3、暗,脉弦细为气血仍有瘀滞之征。(三)后期:肝肾亏虚型临床病象:伤后7~8周,疼痛已消,或年迈体弱,头晕目眩,腰膝瘰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证候分析:年老体弱,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润清窍,故头晕目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肾精血不足,故腰膝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皆为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之象。三、中西医结合诊断(—)西医诊断:1、病名:股骨转子间骨折2、分型:(顺转子间骨折型、逆转子间骨折型、转子间下骨折型)如:股骨转子间骨折(顺转子间骨折型)(二)中医诊断1、病名:股骨转子间骨折2、分期分型;早期气血瘀阻型,中期血瘀气滞型,后期肝肾亏虚型。如: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4、。(三)中西医结合诊断:如:股骨转子间骨折~顺转子间骨折型(早期气血瘀阻型)。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全性骨折或骨折移位不明显且年老多病不适宜手术治疗者。2、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骨折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中药辩证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续筋接骨,行气活血;后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二)治疗措施1、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1)皮牵引患肢:多用于不全性骨折或无移位的骨折。(2)“丁”字鞋:防外旋架外展中立位固定,多用于不全性骨折、无移位的骨折或年老多病不适宜手术患者。(3)骨牵引:适用于骨折移位不适宜手术患者。(4)中医辩证分型治疗

5、:按骨折早中晚三期辩证用药1、气血瘀阻型(早期)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处方:接骨I号方药物: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丹参12g,香附6g,自然铜12g,牛膝12g,延胡15g,川断12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2、血瘀气滞型(中期)治则:续筋接骨,行气活血处方:接骨II号方药物:当归12g,赤芍12g,丹参12g,木香6g,川断12g,骨碎补12g,丝瓜络6g,木瓜6g,牛膝12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3、肝肾亏虚型(后期)治则: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处方:接骨III号方药物:当归12g,赤芍12g,川芎6g,川断12g,骨碎补12g,补骨脂12g,杜仲12g,枸杞子1

6、2g,山萸肉12g,黄芪12g,淮山15g,炙甘草6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5)外用药治疗:早期局部外敷跌打膏(本院研制)每1-2天更换一次;中期。拆线后用院内自制骨伤科外洗II号方煎水外洗及运用本科协定烫疗药行局部烫疗,每日1-2次。外洗II号方药:用桃仁20g、红花15g、千斤拔20g、宽筋藤20g、路路通15g、海桐皮15g、艾叶10g、桂枝10g、苏木10g、鸡血藤20g,水煎熏洗患膝,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连用15天。(6)其他治疗:根据病人情况,可用:A.微波治疗仪:每日1-2次。B.场效应治疗仪:每日1-2次。C.频谱治疗仪:每日1-2次。D.脉冲电磁夹板:

7、每日1-2次。E.接骨中成药:每次3-5片,一日3次。F.补钙疗法:可使用钙剂。G.静脉滴注骨肽类。如:谷康肽灵5ml+5%GS250mlivdrip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H.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如:复方丹参或红花注射液ivdrip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I.消肿疗法:如肢体肿胀明显,用20%甘露醇250mlivdrip每日1-2次;β-七叶皂甙纳20mg+10%GS250mlivdrip每日1次;(7)外用药治疗:早期局部外敷跌打膏(本院研制)每1—2天更换一次;中期、后期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