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

ID:24495988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_第1页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_第2页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_第3页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_第4页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认识  在最近几年里,国家体育总局在一些地市以体育彩票捐赠扶持的形式开展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目前,各中小学的俱乐部形式开展的也非常热,然而许多人对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宗旨并不了解,因此在开展活动时难免走入一些误区,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参与以及所获取的信息,对俱乐部的开展作一下分析,与广大体育同仁共同探讨。  一、体育俱乐部的涵义  体育俱乐部这个名词并不算新潮,我们大家几乎都知道一些如:“鲁能泰山”、“河南建业”等这些职业俱乐部的名称。但是我

2、们现在提到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却是一种业余的组织,对此,国外的一些机构已经做了解释,比如对俱乐部的解释:  1、俱乐部有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  2、该区域范围内存在着有一定关系的人群;  3、俱乐部是一个小型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俱乐部成员拥有相对一致的利益,其成员的某些需求可在俱乐部中得到满足。(英汉词海)  这几条解释对于职业和业余的俱乐部同样适用,这里不再赘述。而对于业余体育俱乐部的解释却和职业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体育俱乐部,1976年日本文部省为其下的定义为:“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

3、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国外体育动态)  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也明确指出,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个是学校体育;一个是以体校为龙头的业余训练;一个是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主要形式的校外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要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属校外活动形式,他与各级各类体校和职业俱乐部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对开展体育俱乐部可行性的分析  1、与高校教学接轨  目前各高校都已实行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改革,为中小学实行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形式提供了经验,同时也要求

4、中小学迅速与大学的教学接轨,而中小学体育可时间有限,所以只能在课外活动中实行俱乐部形式,这不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为学生提供指导  减负以后,学生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大幅增加,这样就为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然而,许多学生却出现了手足无措、蒙头转向的现象,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场地、器材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体育活动很盲目,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们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又走进了游戏室、网吧或其他娱乐场所,这就难免对学生

5、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避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盲目性,也提供了老师、场地和器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选拔人才  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一技之长”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开展,挖掘大批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促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家输送竞技运动后备力量。  由以上可以看出,俱乐部形式有诸多优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势必会成为今后各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方向。我所在的安阳市曙光学

6、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努力争取到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称号,既充分显示了校领导的前瞻性和预见能力,同时也为我校的体育事业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三、高校俱乐部教学的经验  然而,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体育俱乐部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为此,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经验,以便对中小学俱乐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终身体育观为理论依据  高校俱乐部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强调“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教育。同样,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就是“未来的体育教育必须

7、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那也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诊断、自我评价。  2、俱乐部体系功能  高校体育俱乐部把娱乐体育、保健体育和生活体育等纳入活动体系,借鉴国外新体育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新运动,并帮助学生“为自己开运动处方”,使学生从众多的运动项目种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项目,作为自己相对稳定的锻炼内容,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医疗救助、身体状况评定方面的知识。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使体育俱乐部成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

8、有效途径。同时,体育社会化也成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新走向。  四、关于俱乐部的开展  1、确立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国家体育总局强调: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健康第一;业余训练方面,强调以输送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两者是一个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锻炼,知道他们自己做自己的教练、自己做自己的医生、能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