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4.程序设计内容(1).延时程"> 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4.程序设计内容(1).延时程" />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

ID:2450212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_第1页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_第2页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_第3页
资源描述:

《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T89S51单片机试验及实践教程之闪烁灯

2、第1内容加载中...lunouseg(this)">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4.程序设计内容(1).延时程序的设计方法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大微秒级,因此,我们要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秒,相对于微秒来说,相差太大,所以我们在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这样的延时程序是如何设计呢?下面具体介绍其原理:如图所示的石英晶体为12MHz,因此,1个机器周

3、期为1微秒机器周期微秒MOVR6,#202个2D1:MOVR7,#2482个2DJNZR7,$2个2×248DJNZR6,D12个2×20因此,上面的延时程序时间为10.002ms。由以上可知,当R6=10、R7=248时,延时5ms,R6=20、R7=248时,延时10ms,以此为基本的计时单位。如本实验要求0.2秒=200ms,10ms×R5=200ms,则R5=20,延时子程序如下:DELAY:MOVR5,#20D1:MOVR6,#20D2:MOVR7,#248DJNZR7,$DJNZR6,D2DJNZR5,D1

4、RET(2).输出控制如图所示,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即P1.0=1时,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熄灭;当P1.0端口输出低电平,即P1.0=0时,发光二极管L1亮;我们可以使用SETBP1.0指令使P1.0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用CLRP1.0指令使P1.0端口输出低电平。5.程序框图500)this.style.ouseg(this)">6.汇编源程序ORG0START:CLRP1.0LCALLDELAYSETBP1.0LCALLDELAYLJMPSTARTDELAY:MOVR5,#20;延

5、时子程序,延时0.2秒D1:MOVR6,#20D2:MOVR7,#248DJNZR7,$DJNZR6,D2DJNZR5,D1RETEND7.C语言源程序#includesbitL1=P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