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

《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

ID:2450294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_第1页
《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_第2页
《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戏剧与戏曲》阅读答案戏剧与戏曲“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时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

2、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芬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

3、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

4、800余年历史。目前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数十万人。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庞大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11.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B.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C.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1000年。12.根据《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A.斯坦尼

5、斯拉夫斯基体系B.布莱希特体系C.梅兰芳体系D.写意体系13.填空(4分)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和,保留了和。14.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3分)答: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11.D(A.由文章第二段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没依据;B.“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原文无依据;C.“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前些年”才“流行”的说法,梅兰芳所代表的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