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

ID:24512955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_第1页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_第2页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_第3页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预习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预习导学环节成了教师必须研宄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应用“导学案”屮的预习导学,注重对学生英语预习的培养与教育,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教育他们要热爱英语。这一策略能起到极好的效果,改善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帮助初中生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实现了教学最大有效性。关键词:初屮英语;导学案;预习导学;有效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52-02D0I:10

2、.16657/j.cnki.issnl673_9132.2017.09.03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具冇非常高的教学价值,因为它完善了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些较为落后的方面。它更好地沟通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尤其是预习导学这一课前环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的设计使得学生的预习作业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而是以书妞的形式记录下学生完整的预习过程,教师的课前批阅也更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因此,这是我们高度重视并应广为推崇的教学模式。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现状分析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

3、情况,我们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对预习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很好地进行预习。要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IM。(一)教师层面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学”就是“教”和“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教”,而这个“教”指的就是课堂上的授课,所以他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认为它才是最重要的。教师们认为只要自己讲课讲得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愈多,过分重视课堂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相应地忽视了前期的预习。虽然也会告诉学生要提前预习,但是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预习的耍求不是很明确,或者就是对预习的监控

4、度不够。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会太重视预习,因为老师也没有严抓预习这方面。(二)学生层面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待预d的力度不够,没有强烈要求学生做好预4工作,所以部分学生就受此影响,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还冇就是在很多学生看来,预习作用不大,毕竞上课时教师还会再讲一遍,那么前期预习就相当于在做“无用功”,不过是浪费时间之举罢了。他们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内心深处就对预习有一种抵触心理,不愿意去预习,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这样就会使得课堂学习导入慢,学生反应慢,学习状态不够好,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不佳。二、初屮英语导学案屮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

5、略(一)预习导学中的问题设计应有侧重点很多课文知识点较多,如果要求学生一次性预习所有内容,那只能是蜡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而磨灭他们预习的兴趣。例如,设计课文Franceiscalling预习导学时,课文内容冗长而复杂,其中涉及了近40个新授单词和词组。所以我采用了避重就轻的办法,围绕法国名胜古迹这一话题展开设计了一系列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美丽的法国名胜屮激发出了解法国的兴趣。(二)预习导学中的问题设计应有深度性、?哟涡?预习应当以读为核心,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新单词划出来,并写好这些单词的音标和中文,或是回家听录音,并尝

6、试大声朗读这篇课文。由于教师对读书过程无法监控,一旦学生完成教师规定的遍数,就万事大吉。所以预习导学的设计应有深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问题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屮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W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预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因此,我

7、们在设计预习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比如词汇的预习是新授课必需的预习题型,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注音标写中文,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其他题型,如连线、猜意、填空、纵横字谜游戏等,预习效果会更好。(四)预习题的设计要便于检测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对于所布置的预习作业,教师应巧妙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根据需要加以检测。例如,要求预习生词,注音标、写中文,那么课上可以抽学生朗读生词,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扬和鼓励;预习要求掌握某知识点,课上可以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示范讲解。布置的预习作业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

8、预习才会更有效。如果作业繁冗拖沓不便检测,那学生会反感这样的预习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