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ID:2451924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_第1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_第2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_第3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摘要:“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者应注意的一些策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69-01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

2、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已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解决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例如:我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13页“解决问题”4的看图找关系那一课时,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问

3、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们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发现了信息,生在看图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关键词句获取有用信息。  新教材的应用题类型非常多,而且信息量也很大,因此寻找有用的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所以对学生要教会如何审题,这是非常必要的。  我在教学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细看题目,对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要一字一句地读,并找出关键句,从而整体上对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例如:教学六年级的百分数应用题,盒子中有水45立方厘米,结成冰后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

4、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可让学生审题后,找出关键句: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是把原来的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其次要理解,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  三、从新旧知识的对比中解决问题。  很多数学问题是建立在一个或几个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因此,每当有新概念、新知识出现时,我就引导学生首先了解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并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寻找问题。  例如:①准备题:“四年级栽树3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  ②新例题:“4四年级栽树3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

5、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六年级栽树多少棵?”  通过比较这两道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找出了它们前两个条件相同,我于是引导他们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点。通过这样的设问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学生找到了新例题与准备题的联系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部分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主动

6、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敢想敢说”。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五、教学时应以“教给学生解题策略”为重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应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认真审题,4对比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7、,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解题的经验,再形成自已的解题模式,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觉得自已所学的知识有所用,这才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梁万婷.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1(12).  [2]陆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