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

ID:24530770

大小:44.6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4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_第1页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_第2页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_第3页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_第4页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统治的加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起讫时间:2、阶段特征:①A、明朝:B、清朝:②3、世界历史:进入新时期——表现:①②③4、中国历史:未能与时俱进,从以后逐渐落伍——原因:A、B、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本节学习重点: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2、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表现(特别是废除丞相和三司的名称、职权);3、《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4、明朝的主要特务机构及其影响;5、八股取士的目的、命题范围和文体;6、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及其发

2、动者;7、迁都北京的时间、人物。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建立:①时间:②建立者:③年号:④都城:2、君主专制的加强——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①中央——政治上:A、B、②中央——军事上:A、B、五军都督府:兵部:战时:③地方——实行三司:内容:A、B、C、相互关系:二、《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1、《大明律》:①制定者:②内容:A、B、③实质:2、设立特务机构:①目的:②设立者:③机构:锦衣卫:A、B、东厂、西厂:由统领,直接控制。三、八股取士1、目的:2、特点:①命题范围:②答题要求:③文体

3、:3、影响: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靖难之役:①背景:A、明太祖:B、建文帝:②时间:③发动者:④结果:A、下落不明,登位B、1403年改元,改为2、迁都北京:①时间:②人物:基础网络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应天(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①废除远相制度,中央大权分属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强化:调整官制中央②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掌管军队但无调兵权;兵部可调兵,但不能指挥作战: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统军将领由皇帝临时任命。三

4、司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地方三司分权①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和财政。君主专制加强②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监察司法和军政。《大明律》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②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充分体现君主专制意志。加强特务统治太祖: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监视、侦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后来: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箝制知识分子①八股取士:试卷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规定为,八个部分。②大兴文字狱:士人动辄

5、获罪、遭到屠戮。靖难之役诱因:太祖死后,即位的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战况:1399年,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南下。1402年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结局①1402年,明成祖朱棣即位。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②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高考题:1、(2006年江苏高考题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2、(2005

6、上海单科29)明太祖与窦章: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6分)(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1分)(3)这则村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1分)(2006年江苏高考题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

7、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思考题:1、从明代官制的调整中,可以看出其显著特点是什么?(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受命于皇帝)2、从明朝君主专制发展的过程看,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①不断改革中央政权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理;③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3、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历代封建王朝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的?4、科举考试在历史上曾起过什么作用?明清时期“八股

8、取士”又造成什么后果?高考题参考答案1、B2、(1)答: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答:殿阁大学士。(3)答: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答案要点(共11分)①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①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