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ID:24543262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7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治愈率为94.3%,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保守治疗;胸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压缩性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是指前屈伤力导致椎体前半部压缩,且脊椎后部椎弓正常,其中部分患者存在牵拉伤力损伤,在脊柱骨折中较常见[1]。该类型骨折多发于上腰段以及下胸段,

2、容易使脊柱正常序列发生改变,影响脊柱稳定性,严重时还会使神经受到损伤,对此,在临床治疗中其关键就在于脊柱正常序列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构建稳定脊柱[2]。本院近年来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获得了显著且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到本院实施诊治的7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存在明确外伤史,经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确诊无脊髓损伤以及神经损伤,排除伴严重骨折疏松、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及妊娠期患者等。男42例,女28例,年龄23〜63岁,其均年龄(35.4±7.4)

3、岁,骨折原因包含有高处坠落、交通车祸和重物砸伤等。采取随机法把70例胸腰椎压缩性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受伤原因、性别构成以及平均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入院以后平卧于硬板床,借助于沙袋持续垫枕和复位,结合患者骨折实际情况对垫枕厚度进行调整,持续时间一般为21d左右,应用X线进行复查及时了解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卧床垫枕7d后,对腰背部肌肉进行锻炼,基于患者自身耐受性,逐步加强锻炼强度,且适时辅以消肿药物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时间一般为3个月。研究组患者采取椎弓根内

4、固定治疗,即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取俯卧位,将伤椎作为中心区于正中作切口,将伤椎体上下邻近椎体横突、棘突以及椎板暴露,使用Weinsfein定位法和Roy-comile法明确进钉点。对植入点位置少量皮质骨进行咬除,用锐手锥钻入至伤椎上下邻近椎体椎弓根,借助于探针探测管控周围情况,如果是骨性骨折,则于C臂X线透视下,明确位置以及方法正确后,扩大植入孔,沿通道方向植入椎弓根螺钉,且安置固定装置。接着于C臂X线透视下,借助于螺钉固定装置于轴方向所具撑开力量恢复伤椎的高度。手术结束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同时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且术后14d对腰背部肌肉进行锻炼

5、。1.3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疗效划分为3个等级[3],其主要如下:①治愈:经治疗,骨折愈合,且对线对位满意,外形和功能基本恢复;②好转:经治疗,骨折愈合,且对位基本满意,骨折复位不是很理想,且功能有所改善;③未愈:骨折未愈合或者畸形愈合,功能障碍或者局部疼痛感强烈。总治愈率=治愈率+好转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