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

ID:24544457

大小: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_第1页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_第2页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_第3页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_第4页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魏勤安李永霞晨曦沈丽赵顺玉王丹(绵竹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四川绵竹618200)【关键词】心血管健康健康管理疾病负担【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106-01心血管健康[1]是指通过积极的初级心血管预防保健与早发心血管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的干预管理,维护、促进和改善群体及高风险个体健康,提高其生活牛.命质量,延长其健康寿命。这里的初级预防或零级预防是1978年由美国学者Strasser提岀的一个预防医学概念,是指通过全人群健康干预,全面预防疾病危险因素在整个社会流行,从而提高

2、人群的健康水平,StraSSer[2]强调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应局限于一级预防,还要采取行动阻止风险因素的出现从而预防风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他将这种预防措施命名为心血管疾病的“零级预防”(primordialprevention)。“零级预防”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零级预防”与传统意义上的三级预防或疾病预防理念不同,前者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或疾病风险因素发牛.前的防控为重点,强调从“新的生命出生之前”、“风险未出现时”、“病变未发生时”和“身体未衰老时”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后者则强调以疾病为中心,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为重点,强调针对疾

3、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级预防,“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为防疾病复发或防临床事件,“三级预防”为预防死亡或伤残。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用药,依靠自身的能力来抵御疾病、恢复健康,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零级预防”与我国传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十分接近或相通,另一方面与现代医学的“关口前移”战略一脉相通,应该作为心血管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木指导思想。无独有偶,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心血管健康促进的“2020战略”0标,在完成这一0标的防控策略上,AHA也倡导心血管病的“零级预防”。近20年,人类疾病负枳主

4、要风险因素在发生变化:1990年,影响人类疾病负担的前三位风险因素为儿童体重不足、室内空气污染和吸烟及二手烟;2010年,则分别为高血压、吸烟及二手烟和饮洒不当[3】。2010年,高血压估计造成940万人死亡,或全球7%的疾病负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成为主要死因。近20年,我国慢性病占到了全部疾病负担的80%,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心血管病预防指南都强调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重要性[4】。心血管病0前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且我国成年人心血管健康状况堪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期我国心血管发病

5、还将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5】。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6]我国现冇高血压患者2.0亿,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20%,预计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2.3亿,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250-300万,每年用于主要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人民币。另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7-8],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8.8%、30.6%、24.7%、6.1%。对于已接受治疗的患者,控制率仅达25%。这种高患病率,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现实状况确实给卫生工作带来极人的困扰。

6、然而,已有研究[9】表明,通过动脉血管健康管理和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干预,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或促进人群心血管健康状态,而且能冇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及其风险因素的流行,明显降低全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美国2004-2008年通过实施国家血管健康管理规划[10】:即通过8项心血管健康指标[血压、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吸烟、体力活动、科学饮食及体重控制8个具有A级循证证据的指标]的达标管理,5年使得美国人群中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25%;人群中吸烟、高血脂、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缺乏运动均减少了25%;全人群中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为零增长。20世纪70-8

7、0年代我国“北京首钢工作场所高血压防控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全球“工作场所或功能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典范[11】。以上利好,又给医务工作者防控以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威胁的慢性病极大的鼓舞和信心。1990年,全球男女预期寿命分别为62.8岁和68.1岁,201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7.5岁和73.3岁。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人群中慢性病患者的比例也在增加,疾病负担随之增加[12]。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推进,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及疾病谱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既面临发达国家的“文明病”、“懒惰病”、“富贵病”,又面临发展中国家的疾病

8、和健康问题,导致城乡居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