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ID:24545808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苏州园林》导学案_第1页
《苏州园林》导学案_第2页
《苏州园林》导学案_第3页
《苏州园林》导学案_第4页
《苏州园林》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园林》导学案!《苏州园林》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2.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3.激情展示,阳光展示,领略我国江南园林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学习重点】1.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使用说明】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自学导航】一、预习点兵。1、辨明字音:轩榭()池沼()邱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镂()空蔷薇()2、

2、辨明词义鉴赏:因地制宜:斟酌:重峦叠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思考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2.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用“”画出本文中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结合一二处实例说说其作用。三、再读课文,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

3、么区别?)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自焚瓣情形吗?)四、总结提升你从课文中俯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如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等)五、拓展延伸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200字左右。)【自学练习】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

4、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

5、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①石笋参差②石桥俨然(2)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

6、(3)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5)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夏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