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ID:24547464

大小:6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_第1页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_第2页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黄厦鸣(厦门市同安中医院3611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切幵挂线对U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予以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而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间短期总有效率差异;同时观察随访一年,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差异。结果:从短期疗效看,实验组总有效率94.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远期效果对比显示,切幵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以及复发率分别为8.33%和5.5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9.44%和1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办法。【关键词】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261-02高位复杂性肛瘘是颇为棘手的肛肠科疾病,患者病史长、反复排便疼痛以及感染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1]。虽然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个治疗手法的临床疗效孰优孰劣仍存在较大争议。木组

3、研宄通过对比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差异,探讨切开挂线对U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6±6.2岁。病程2月〜3年,平均1.5±0.8年。其中2个外口者19例,两个以上外口者53例,最多可达5个外口。1.2分组和治疗将7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6例予以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而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

4、间短期总有效率差异;同时观察随访一年,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差异。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外口数目、病史、冇无肛周脓肿病史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前采取探针或美蓝注射等方法明确内外U数目、开U位置以及肛周组织内走形方向等,并做好标记。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以探针自外口向内口深入贯通后,再从肛门拉出,逐层切开内外U之间肛周组织,清除感染、坏死、瘢痕以及新鲜肉芽组织后,收紧结扎自探管内插入的橡皮筋,并修正切1_1[2】。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需先于肛周做一人造外口,再从该外口处向内口探查,齿线以下的主管道予以切开呈V形,齿线以上高位管道则于球头探针尾部系一橡皮

5、筋,于内U拉出肛外,松紧适宜后结扎。支管外口作放射状切口,用止血钳将支管道破坏,使主支管间引流通畅[3】。1.3疗效判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并参照《肛肠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冇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其中显效:瘘口创面愈合良好,无局部红肿热痛和流脓;有效为瘘U创面基本愈合,局部轻度红肿热痛,未见流脓。而无效为:瘘U未愈合,局部有红肿热痛以及流脓。1.4统计学处理采取Excel表格记录数据,SPSS16.0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

6、USmn;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从短期疗效

7、看,实验组总奋效率94.4%,与对照组总奋效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远期效果对比显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8.33%和5.5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9.44%和1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2.讨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困难,II易于复发,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极大困扰。本研宄通过分析切开挂线对U引流术治疗效果后可知,切开挂线对U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办法。同吋,作者在36例患者手术中、术后随访过程中总结影响手术成功与否关键

8、在于以下几点:①准确、完整找出内外U数0、瘘道走向[4】。②能否完整清楚所有瘘管和瘘管周围坏死组织。③科学处理肛周括约肌。④创U引流是否通畅。参考文献[1】李春雨,聂敏.一次性切开挂线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8,4(3):92-94.[2】房翔.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60例⑴.世界中西医结合志2009年第4卷第6期W:425-426[3】李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