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

ID:2454923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_第1页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_第2页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_第3页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_第4页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中国式”这3个字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且看: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接孩子――每到放学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门口,家长们开着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翘首以待,秩序之嘈杂如集贸市场。  中国式过节――2012年9月30日晚,有超过2万名游客和当地居民聚集在三亚大东海的海滩上赏月过节,3公里海滩残留下50吨垃圾。  中国式送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在上海接受采访时称,他经常

2、收到一些中国作家来信,请他推荐评选诺奖,并有某省官员送他字画,称可以不要奖金,只想要名誉。  ……  越来越多的国人群体性行为被贴上“中国式”标签。“中国式”标签的流行,到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情绪?  要求:你对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何感想?请就一种或几种现象选择角度作文。  写作指导  材料所反映的种种社会乱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4  1.从国民心态角度:这些社会乱象的背后,折射出国民的种种心态,如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钻空子心理、占便宜心理,等等。可写成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文章。

3、  2.从国民素养角度:“中国式丑陋”的存在,反映出国民素养的缺失。因此,提升国民文明素养是当务之急。  3.从遵守规则角度:国人闯红灯、不排队、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凸显的是国人规则意识的缺失。对公共秩序的破坏,是对基于平等精神契约的破坏。  4.从公共管理角度:破解“中国式丑陋”,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如何在制度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制度的公信力?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

4、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  例文  用什么支撑灵魂的成长  □赵晴晴  当我们惊呼于GDP的高速增长,当我们自豪于神舟飞船的华丽升空,当我们赞叹于物质生活的无比丰富时,我们是否看到2013年春节过后,三亚海滩上的数十吨垃圾?是否看到游客散尽后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片狼藉?是否看到所谓的公平正义掩盖下的一幕幕肮脏的交易……是否注意到,身边充斥着太多的“中国式”丑陋?  民族劣根,桎梏国民的灵魂。4  柏杨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演讲中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子子孙

5、孙受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鲁迅先生也曾对国民的愚昧固执、麻木不仁、自私自利、官本位等民族的劣根性作辛辣的讽刺。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本身就需要非凡的勇气,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耻近乎勇”,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及时彻底地改正,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民族素质,树立良好的风气。  金钱至上,让道德难有立锥之地。  当我们对西方的拜金主义嗤之以鼻时,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国民早已对金钱趋之若鹜?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今社会的各个角落闪现着一张张贪婪的面孔,毒大米、毒牛奶、毒胶囊事件

6、,为谋利益不择手段;带残疾儿童行乞、雇用智障工,为了金钱丧尽天良。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事物让一些人陷入金钱的泥潭难以自拔。当我们醉心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享乐而无暇丰盈内心时,社会是否还存有一丝光亮来指引我们向前?  正义善良,支撑我们心灵成长。  即便在物质大潮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并没有沉沦,善良每天都在上演,正义依然闪闪发光。从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体面的工作帮助麻风病患者融入社会、陈贤妹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毅然抱起了受伤女童的善行上,我们看到了道德的长度被一次次延伸,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辉。从哥

7、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的义举,我们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社会的正能量正在昂首阔步地前行!4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请保持一份纯真的良知,践行人生的信仰,将灵魂的杂草彻底铲除,向着蓬勃、饱满、崇高不断生长。  评点  这篇文章有以下亮点:  1.剖析深刻,一针见血。文章从国民劣根性的角度入笔,揭示出造成“中国式丑陋”乱象的根源,立意深远,主旨鲜明。2.论据丰富,说理透彻。既有极

8、具代表性的事实论据,又有经典的名人言论,论证充分。3.层次分明,文脉顺畅。文章在摆出事实之后,先剖析根源(国民劣根性),再直面时弊(道德沦丧),最后指明出路(正义善良),线索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性。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