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ID:24550655

大小:59.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李红丽(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乡第二初级中学,河南许昌461200)摘要:数感,使人感到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我们不但能自然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与数学有关的只体问题,而且要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决一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即会数学的思考问题,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的估算,深入的探究,数学的思考问题,让他们“对较大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发现数感”。当然,数感的建立不可能一役而功,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渐而长期的过程。关键词:策略;意识;接触;创新;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671-6035(2013)08-0000-01一、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题目:“在比例尺为1:5000的工程示意图上,南京地铁2号线的讼度为5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千米?”居然有同学的答案是2282Km。姑且不论这名同学是怎么做的,这个答案显然是错的,就是去北京,也可以走一个来回了,可是这种错误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并不少见。如飞机的速度是4Km/h,小明的身高为0.16m,同学家的水电费每月50万元等等。二、让我们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出现这样荒唐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学生缺乏相应的数感。数感是人对数与量

3、及其计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出一种事物的大致表象。不用说是中学生了,就是我们成年人也有时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误解。人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常常会有意识的将一些想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例如:走进一个会场,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数量,一个是会场的座位的数量,一个是出席的人的数量,有人会自然的将这两个数量作一个比较,不用细数就可以判断这两个数量是否相等,哪个数量大一些,大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再如,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世界乒乓球巡冋赛冇8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冇两位中国选手,在分组抽签吋,恰好两位中国选手抽在

4、一起,我们会马上想到,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是多少,把这些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有关的问题时,就能冇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并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可见,数感就是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义以及运算方法去认识,理解现实世界。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着想,适应每一个人的需要,作为公民的素养之一,数学素养不只使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问题,用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还冇要建立模型,探索概念。

5、冇这样一个例子:小明手头有12张面额分别为i元、2元、5元的纸币,共计22元,其中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数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纸币各多少张?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申清题意,进一步提问。思考冋答,独立完成列式,然后交流结果,学生的学校兴趣和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这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冇不同策略,答案也可以不唯一,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大部分初中的学生都在学校吃午饭,每次都用一次性筷子,估计一下一年要用多少双这样的筷子,这大约需要多

6、少棵普通的树。所以说,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他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意义和冇效地进行计算数学等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三、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导致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学和做严重失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眼高手低和高分低能往往就是这样造成,在初中数学学d过程中,涉及求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苏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渗透一些思想。另外,提出问题

7、,探究方法。如:养牛场原冇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kg,—周后又购进12头大牛和5头小牛,这吋1天约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头大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认为李大叔估计的准确吗?你有什么办法检验李人叔估计的值是否准确?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读懂题意,能否思考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能否分析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总之,教师应通过开展从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的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地估算,深入的探究,数学地思考问题,让他们对较大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发展数感,当然,数感

8、的建立不可能一役而功,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渐而长期的过程。参考文献:[1】尹安群上好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