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

ID:2455158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_第1页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_第2页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_第3页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原因剖析马捷1 刘辉传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041;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青岛地区军代室,山东青岛266041)【摘要】本文针对某型飞机起落架放不到位的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查找及深度剖析,并给出了故障纠正及预防措施,对飞机保障维护有一定借鉴意义。.jyqk点(胶圈槽边缘)受力最大,如果m点比较锋利,胶圈会很快被咬伤,防止间隙咬伤的措施是对密封结构的间隙和胶圈槽边缘加以严格控制。扭曲现象是指0形密封胶圈沿周向发生扭曲的现象,扭曲现象一般发生在动密封状态。引起扭曲的原因很多,其中

2、最主要的是由于活塞,活塞杆和筒体的间隙不均匀、偏心过大、胶圈断面直径不均匀等造成的。由于胶圈在一周内受到的摩擦力不均匀,胶圈的某些部分摩擦过大,发生扭曲。另外,由于密封槽存在同轴度偏差,可能使得胶圈的某些部分压缩过大,另一部分过小或不压缩,导致胶圈的一部分沿工作表面滑动,另一部分则发生滚动,从而造成胶圈的扭曲,胶圈很容易因扭曲而损坏,这是密封装置发生损坏和泄露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是保证胶圈具有可靠的密封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故障作动筒倒出的液压油中有大量长5毫米左右,宽1毫米左右的小块胶料,胶圈表面无光泽,多处有啃伤,说明胶圈

3、的损伤是间隙咬伤和胶圈扭曲损伤造成的。根据作动筒的结构和工作情况,结合零件测量以及模拟试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如下:作动筒在长期使用中,筒体内径与活塞外径有一定的摩损,密封间隙变大,密封槽边缘倒圆R0.2变小,起落架返厂修理过程中,工厂没有对筒体内径、活塞外径进行严格的尺寸检查和超差修复,尤其是密封槽边缘倒圆R0.2变小后的修复,飞机出厂后,密封间隙较大,密封槽边缘倒圆R0.2很小,在作动筒往复循环工作时,对胶圈形成间隙咬伤,胶圈咬伤后,表面粗糙,加速了胶圈的损伤和扭曲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胶圈的断裂和密封失效,造成

4、前起落架放不到位,下位锁无法上锁。3 故障纠正及预防措施根据分析结果,为确保外场飞机的使用安全,必须从飞机制造、修理控制和外场飞机的使用三个方面加强控制,消除故障产生的隐患,确保类似问题不再重复发生。飞机制造生产过程的控制:由于活塞胶圈槽锐边会加剧密封圈的磨损,在生产过程控制中应严格控制零组件的超差,并将圆角R0.2加工作为重点工序控制,并加强检验检查和记录。修理过程控制:零件修理和补加工后,要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测,保证零件状态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在装配和试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过程,防止异物的带入。4 结束语为了确保外场飞机的使用

5、安全,对于收放时间接近技术规定上限的飞机,需要对起落架收放作动筒进行原位密封性检查,检查作动筒两腔之间是否串油,并记录每架飞机的起落架收放时间。在后续飞机的持续使用过程中,按照现行的维护规程要求,定期进行起落架收放时间检查,在检查中,如果出现起落架收放时间较前次检查记录的时间明显变化时,一定要查明原因,确定处理方案,这样就保证飞机起落架系统的使用安全,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jyqk].北京:航空学报杂志社,1990.[2]史永胜,宋云学.飞机起落架设计专家系统研究[J].飞机设计,1999.[3][美]乔治亚·玛.飞机起落架设计[M].

6、航空学报杂志社,1990.[4]马泓琰.飞机起落架系统故障诊断仿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5]常浩,等.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研究[J].飞机设计,2009.[责任编辑:曹明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