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课程内容

如何选择课程内容

ID:24552608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如何选择课程内容_第1页
如何选择课程内容_第2页
如何选择课程内容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选择课程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选择课程内容郗丽红山东省淄傅市临淄

2、x:第二中学255400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校体育经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78年拨乱反正,第二次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第三次是2001年的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发展,从六十年代强调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到改革开放以后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发展到2000年教学大纲和2001年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三维观作为制订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三次大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一直是在适

3、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在同步前进,这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的,而且课程建设发展的脉络是清晰的,是有继承、有发展的,也是有联系、割不断的。国家课程的走向:1961年教学大纲提岀基木教材和选用教材的课程结构,逐步发展到必修+选修;必修+限选+任选;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展为按“领域”“水平”设置“内容标准”和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按“领域”、“科目”、“模块”设置两个必修系列、五个选修系列的课程结构。地方、学校课程走向:许多地方和学校结合实际开发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推动

4、体育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后几年铺幵,经过理论通研、教材培训、观摩交流,体育教学走上了课程改革的快车道。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选择和组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浅谈一下几点体会:一、如何选择处理体育教材1.仔细揣摩教材,找准教材的兴趣点。2.主教材和辅助教材要科学搭配,尽量做到相融相讼。3.对教材内容要进行开发拓展。4.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材教学的起点。5.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二、课的内容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1.要遵循学生动作发展的阶段规律、掌握技术动作的运动技能

5、形成规律、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规律。2.要充分考虑体能与运动技能内容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以及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区分点和互补性,既要避免相互交叉重复,也要相适当联系、互相促进。3.要用递进式的排列方法,精选重点运动技术学习内容,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按照从基础运动逐步向专门的运动技能过渡的顺序,从小学到高中由多到少、由宽到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排列。4.要有弹性地安排侧重学4的内容,即该阶段以侧重学某内容为主,下一阶段以锻炼为主;该阶段侧重学习某内容,间隔一个水平阶段再排列这项内容(比如体能、田径、

6、体操等),并逐年减少,逐渐扩大选学内容的空间。5.用完成式排列方法,排列在特定年龄阶段进行学AI和体验的内容(如青春期知识、攀岩、轮滑等)。6.处理好规定性和普适性、约束性和弹性的关系,既冇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又留给各地和学校较充分的选择空间。7.处理好体能、部分运动技能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关系。8.要处理好体育知识、健康教育知识与各领域(方面)知识和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纵横关系。9.结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中的“小学体育器材”和“中学体育器材”设计课程内容。10

7、.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淡化竞技体育教学。但是,“淡化”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能用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不应该谈“竞”色变。应该将竞技的固有魅力引进体育课堂,对规则要求进行简单化处理,为教学所用,否则,体育课堂就象一张白纸,没有了色彩。三、在综合考虑上述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合理关系的基础上,体能、运动技能内容按照“基础动作逐步向专门运动技能过渡”的要求来设计、选择和组织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在进行教材内容选择上遵循如下原则:小学低年级以广泛学>J基本运动、游戏和表现自我的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小学中高年级

8、以学习基本运动和发展体能、游戏、简单的运动技术为主,初中阶段以学习球类、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新兴运动项S、民族民间体育项0和发展体能为主,高中阶段以学习田径、健康教育,并从体操类、球类、水上或冰雪类、新兴运动项0类中选择一到两个运动项0,系统掌握运动技能。四、选择教材的误区过去大纲中规定的一些技术要求高、风险性高、较为枯燥的项目,逐渐被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游戏性浓的项0以及各种球类项0所代替。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中心设置教学内容,严重偏离了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

9、师”,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尤其是小学生)是各不相同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任何一个项0都不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兴趣,何况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II不太稳定,大多尚未形成兴趣中心。中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但不是兴趣决定一切,提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不是“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学生体育兴趣既不能完全以社会为本位,也不能完全以学生为本位,更不能完全以学科为本位,而是要实现“育人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