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

ID:2456364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_第1页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_第2页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_第3页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习惯于失去》阅读答案习惯于失去周国平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做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做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

2、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

3、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惠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

4、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

5、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选自《做人与处世》2005年第12期)1“习惯于失去”中的“习惯”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想告诉人们什么?对此,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3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有人认为,周国平先生的看法是我们对所有的“失去”都要“习惯”?你同意这种

6、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段引用“布施一说”,是为了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习惯”是“适应”的意思。2想告诉人们“失去是人生的正常现象”。它启示我们要正确面对失去,习惯失去,这样才会避免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3不同意。因为周国平先生说的是我们要习惯于人生中正常现象的“失去”,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而不是对所有的“失去”都要“习惯”,如理想、信仰、诚信、尊严、操守等。4说明我们在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

7、。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