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ID:24567192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_第1页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_第2页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_第3页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_第4页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取向的转变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经济的增长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过于依赖出口,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笔者最后提出,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和扩大内需应是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取向。  关键词:经济增长目标取向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今后应该如何发展,有什么目标取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看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经济增长定义为

2、潜在的GDP增加,潜在GDP是指充分就业时的GDP,实际上是强调短期的膨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最早比较系统出现的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土地相对人口有大量的剩余,国家为鼓励耕作、发展经济,土地可以免费使用。所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这一观点后来被其他经济学家发展为劳动价值论。在农业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亚当?斯密的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和指导当时的经济状况。但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可以成级数增长,而土地的数量不变

3、,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人均土地会越来越少。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人类会自取灭亡,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悲观人口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今天仍被人提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后来现实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像他当初想象的那样,经济增长理论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工业经济出现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已不能再解释新的经济情况,由此出现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认识到除了劳动对经济增长有贡献外,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积累也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深化可以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MIT的罗伯特?梭罗,他的

4、理论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分析工具,梭罗并于198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学派较多,但都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经济增长的四要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及科学技术四种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同四要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Q=AF(K,L,R)  Q表示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人力资源,R代表自然资源。目前,比较有影响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波尔?罗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进一步突出科学技术

5、进步在提高生产率中的作用,把科学技术看做同劳动和资本一样的内生变量来解释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和问题    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首先是经济增长使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国土地形复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很大。2002年,我国共有耕地18.89亿亩,人均耕地约1.47亩,为世界人均数的45%。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数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一半缺水;108个重要城市因缺水每年损失工业总产值约600亿元。全

6、国属于干旱、半干旱及裸露岩溶地区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43.5%。50多年来,尽管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迅速,而生产和消费方式相对落后,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量达50多亿吨;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石油问题更大,按最低需求量计算,到2010~2020年,国内的开发生产估计只能满足需求的50%左右。我国很多部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低,经济增长方式比

7、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极大。  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  海关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3423.4亿美元,增长32.7%;进口3026.9亿美元,增长14%,顺差近400亿美元。而2004年同期,我国贸易逆差68亿美元。净出口的突然猛增,打破了原有的增长格局,并使本该在上半年出现回落的宏观经济维持强势。净出口的高速增长,通常反映了国内需求的不振。事实上,在我国经济增长轨迹发

8、生转折的年份,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净出口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现象,由此得出我国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出口。    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取向    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