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回用技术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

ID:24571817

大小:6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_第1页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_第2页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_第3页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雨水收集回用技术概述:现代城市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雨水降落到地面以后几乎都从污水管道流走,对地下水补充很少;城市用水越来越依靠地下水,造成很多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越来越大;而相反,很多低洼处却由于排水不畅,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网,也给污水处理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根据《关于加强新建建设工程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均宜考虑采用雨水利用措施。建设项冃规模达到要求的,必须使用建设雨水利用设备。许多城市都陆续出台类似措施。因此雨水收集处理无论是住宅小区或是办

2、公大楼还是其他公共建筑物,都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该雨水处理回用设备,能够有效的对屋面、路面等的雨水进行处理,去除SS、浊度等,并使其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回用标准,用于绿化、路面清洗、冲洗厕所、洗车等,节约了水资源,符合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系统采用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看护,维护方便,解决了没有水处理专业知识的普通人群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后顾之忧。作用,雨水收集处理回用设备是收集屋面、路面等的雨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帮助业主减少自来水用水量,也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

3、。雨水经过管网收集后,经过弃流井,将初期较脏的部分弃流至城市污水管网,以减少设备处理压力,保证出水水质。弃流后的雨水进入调蓄池,调蓄池的作用是在降雨时将雨水进行储存,无雨时保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运作;将短期的、不定量的雨水转变为有一定周期和水量的水。处理设备采用侧向流屮间进水斜板沉淀的工艺,出水稳定可靠,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中的回用水标准。达标后的水进入清水池,方便业主回用。回用水通过高压泵或变频泵提升至业主回用管网即可。处理流程图: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弃流完整的应该叫雨水初期弃流,他主要应用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一般是

4、指收集屋面,硬化地面,草坪及其他可以收集雨水收集介质中的雨水时,刚开始的雨水都会含有杂质,如鸟粪、纸屑、杂尘、油污等易污染物,所以刚开始的部分雨水需要用弃流装置,或弃流井把它做一个抛弃,收集后面干净的雨水。该装置能够在雨水來临时,自动收集初期雨水,到一定量后,管道自动进行分流,使以后的雨水将能进入处理系统。待雨停之后,收集的初期雨水将配排入市政管道。在雨量过人超过处理系统负载时,该系统还能将多余的雨水自动分流进入市政管道,保护处理设备与其他设施。中间斜板沉淀剖面图:通过雨水井自流进入弃流系统,弃流系统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满足

5、处理要求的雨水进入调蓄系统,调蓄系统中的水由雨水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后进入清水系统,清水系统水质达标,再由回用设备输送至各回用点。视来水水质与出水水质要求,可增设加药装置与消毒装置;处理产生的少量杂质定期排除;系统来不及处理的雨水将在弃流井屮做为溢流水排至下游管网。目前常用雨水处理系统有斜板沉淀技术与微絮凝过滤技术两大类,微絮凝过滤又分为膜过滤与砂过滤。斜板沉安裝示意图:微絮凝过滤雨水收集回用设备特点与前景,主体设备采用国外设备一次性成型,安全可靠。产品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与业主单位的认可与好评。冃前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各地政府均出

6、台雨水回用的政策,因此雨水处理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产业,在这一领域迈先一步,必将创造美好的明天。作用:节约用水雨水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保洁洗车、景观水补水等;按照绿化10000平米计算,每次浇洒节省的水可满足100人一天的全部生活用水需求;同时调蓄水池必要时可当做消防水池(但不可替代)。蓄洪减排雨水处理设备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在强降雨时能够有效蓄洪,减轻管网压力,减少管网投资,较少地面及地下车库大量积水的风险;雨水经过处理后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绿建申报雨水处理回用设备作为节水重要措施,是绿色

7、建筑申报必备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绿色建筑己逐步成为主流趋势,各级政府也正在不断倡导和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