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ID:24571832

大小:6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_第1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_第2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_第3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细菌适应环境改变的一种生存方式,虽然抗生素并不引起耐药性,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加剧这一过程。细菌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抗生素时,将对细菌产生一种选择性的压力,只有那些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细菌能够生存。抗菌药物使用得越多,这种压力也就越人。因此监测了解常见细菌,特别是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规范临床抗感染治疗,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以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已成为保护人类健康资源的当务之急。20世纪40年代中期青霉素的应用,在开创抗感染治疗新纪元的同时,也出现了细

2、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其后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问世以及在全球范闱内的大量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突出,至80年代末已发展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院外感染中细菌的耐药突变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院N感染几乎均由耐药菌导致,且常为多重耐药株感染。细菌对一种新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类发现和生产一个新抗生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冃前几乎用于临床的所有抗生素都有其相应的耐药菌谱,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肠球菌和多重耐药结核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人的困难。一、常见的医院细菌感染及

3、其病原体医院感染的定义:根据2001年1月3日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山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在不同的地区和医院里,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差异很大。不同的感染部位,常见的致病菌也有差异。1997〜1998年欧洲14国家24个教学医院从血液、院内肺炎、皮肤软组织和泌尿道感染中共分离得到15,704株细菌,发现超过95%的感染是由15个种属的细

4、菌导致,其中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属的比例超过50%。院内感染肺炎中,由这两种菌属导致的比例超过30%;血液和泌尿道感染中,大肠杆菌所占比例分别达20.8%和49.3%,占第一位;而在院内肺部和皮肤感染中,葡萄球菌属占第一位,所占比例分别达21.5%和37.4%(表1)。国内1999年北京协和医院从ICU分离到的细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8%,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2%,念珠菌山*10%(表2),阴性杆菌中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增高;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8%,表皮葡萄球菌占34%,粪肠球菌占23%,屎肠球菌6%(表3)。因此,引起医院

5、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和沙雷氏菌常见,部分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某些革兰阳性球菌导致。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和厌氧菌如难辩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率显著增加,这些细菌常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株的分离率按高低顺序依次为I⑶->普通临床科室一门诊。细菌所致的医院感染中,以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术后伤口感染最为常见。其中肺部感染在我国最多见,国外仅次于尿路感染,约占23.3%〜42%,50%以上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病死率达35%,常见致病菌有克雷伯菌、

6、金葡萄、铜绿假单孢菌和大肠杆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肺部感染,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菌、金葡、变形杆菌,病死率13%〜30%。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肠杆菌,发生率13%〜18%(表4)。二、医院感染病原体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应用无可否认,正是抗生素的使用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但抗生素的使用也给院内感染带来突出的问题,即细菌的耐药性和感染细菌谱的变迁。在美国,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年死亡病例就达40,000,几乎全部由耐药细菌所致。研究

7、证明,抗生素在医院内的大量应用或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株上升的主要诱因,一些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VRE、MRSA和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黄杆菌的流行就与头孢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尤其与近年来三代头孢菌素与万古霉素的滥用有关;而耐药绿脓杆菌感染的急剧增多则是亚胺培南大量应用的结果,临床常用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几种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定,其屮亚胺培南是最易引起绿脓杆菌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对目前临床用量最大的抗菌药物一一13-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要是其产生PC内酰胺酶的结果。早期

8、单纯的13-内酰胺酶仅能水解青霉素类抗生素,但自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细菌产生的P-内酰胺酶已发生了变异。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既可水解青霉素类药物,也能破坏头孢菌素类药物,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革兰明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