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ID:2457804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_第1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_第2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我国要真正走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如下:1.实行绿色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起点推行循环经济要求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科学合理的设

2、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2.推广清洁生产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保障推行清洁生产、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清洁生产是防治工业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3.建立绿色工业园区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方式绿色工业园区(即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

3、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X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生产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区域的清洁生产。4.实施绿色营销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要求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除和减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中心而展开的市场营销实践。它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在选择商品生产技术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次,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璜设计时,应

4、尽量降低商品包装或商品使用的残余物;再次,企业应积极引导消费者在商品的消费使用过程中尽量降低商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5.实施绿色管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条件循环经济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调查证实,工业污染物排放在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只要强化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资源,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建立的法规制度和办事规则及操作规程,并且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能力。6.建立绿色技术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支撑绿色技术包括用

5、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7.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倡导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推动力。在消费引导方面需要各级政府起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和消费,影响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8.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必然要建立循环经济关键就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一套“绿色经济

6、核算制度”,核心是改变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方法,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概念。绿色统计,会使我们看到很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扣除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遭破坏的损失而大大减少。从而促使人们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闫敏博士后摘编)你可能会感兴趣:我省太阳能行业发展中的思考与建议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关于大力发展海藻生物质新能源的建议遏制中国光伏国内市场发展的三大障碍环境污染责任险五年试点难言乐观从发展清洁能源到推动能源清洁免费(.mFFanw

7、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