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

ID:24593041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_第1页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_第2页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刘明辉(黑龙江省大庆杜蒙县人民医院外科163000}【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31-02颈椎3〜7解剖结构与功能皆相同,损伤也相似,且常包括颈胸连接(颈7〜胸1>处损伤。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颈椎骨、关节及韧带损伤。大多数是由屈曲外力所致,常常伴有脊神经和脊髓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颈5上、下各椎骨。1分几种类型1.1椎体压缩骨折屈曲或侧压致伤,前柱承受压力,中后柱承受张力。当椎体压缩<l/3高度时,后柱尚可完整,属稳定型骨折,脊髓多不受影响。暴力猛烈时,前柱压

2、缩超过1/2,中柱亦受损伤,可致后柱分离、侧屈或旋转,棘突间初带亦撕裂。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可致脊髓或神经根损伤。1.2颈椎爆裂骨折头顶部遭受垂直及屈曲外力协同作用致伤。如跳水倒立位坠地或重物坠击头顶等。椎体受挤压而爆裂。骨块和椎间盘被挤入椎管,常致严重脊髓损伤。发生部位多在颈5〜6,颈6〜7等节段。1.3颈椎半脱位与脱位临床多见。常为压缩、剪切、旋转及牵张等多种暴力综合作用,可使前、中、后柱同时受伤。上位颈椎之下关节突滑过下位颈椎之上关节突,互相交锁,不易复位。这种不稳定性损伤,可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症状。1.4颈椎伸展型损伤常见于成人,外伤撞击前额部致伤。如跳水

3、或车辆突然加速,或被迫尾撞击时,病人身体向前瞬间加速,而头部抛向后方致伤。可发生前纵初带断裂,但后侧初带群往往保持完整,属于稳定性骨折。有时将椎体前缘撕下一三角形骨块,称泪滴型骨折。1.5“挥鞭”型损伤或称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或无放射线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RA)。此型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而在青壮年中甚为少见。病因常见于快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而致骤然头颈甩动,造成颈椎脱位后又立即复位。可引起脊髓严重损害,如高位截瘫。但X线摄片无明显异常。颈椎屈、伸侧位动态照片观察,可见损伤颈椎序列冇异常。CT及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脊髓损伤的状况。2诊断2.1

4、明确的外伤史,详细了解受伤吋体位与经过、现场环境及急救过程,以便对受伤机制、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作出初步推断。2.2准确的全身及局部检查,其他致命性内脏损伤或多节段脊柱损伤除外。局部表现可为颈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颈后有局限性棘突压痛。2.3根据体表深浅感觉,肢体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检查,判断颈脊髓神经损伤性质与程度。避免进一步检査搬动中造成继发性损伤。2.4侧位颈椎X线片可证实骨折脱位情况。一般可见椎体排列失常及棘突间距离增大。拍摄颈椎侧位片时,为保证下颈椎显像清晰,可牵引两上肢向下使肩部降低或采用泳式位(即一侧上肢向上举过头)拍片。屈、伸侧位可观察冇无颈椎不稳定

5、现象。必要吋照斜位片,观察一侧关节突脱位情况。断层摄影、CT扫描及MRI检查,可准确反映脊柱三维结构变化,MRI更能显示脊髓损伤程度、水肿及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3治疗3.1颈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压缩骨折不超过其高度1/2时,可卧床观察数日,若病情无改变,可改用软围领或以石膏固定,持续1〜3个月。固定期间可起床活动。3.2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椎体压缩超过1/2,有后方韧带断裂或骨折脱位者,以及椎体粉碎性骨折等。①需先行颅骨牵引。开始用较人重量牵引复位,如8〜9kg,一般在48小吋内可整复。然后用小重量维持固定3个月,也可先牵引4〜6周,然后换石膏围领或头颈胸石

6、膏固定3〜4个月。②有条件者,于颅骨牵引局麻下,行前路骨块切除及跨病变区植骨或内固定。手术方法冇多种:①长条髂骨植骨:切除碎骨块后,显露骨折处上、下的正常椎体松质骨,将断面作成台阶状,牵引下嵌入植骨块。松开牵引后软组织弹性回缩,台阶可防止骨块松脱。作者采用牵引下,以尺寸精确的骨块嵌入骨槽后,两端以骼骨皮质骨作成的细骨针,斜行穿过骨界面拴住骨块,效果良好。②钢板螺钉内固定:在经牵引骨块复位后,或碎骨块切除植骨后,釆用“工”或“王”形颈椎椎体固定钢板固定。拧入螺钉时应注意方向,切勿偏斜。对老年骨质疏松者宜慎重选择以防松脱。③颅环胸背支具牵引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既

7、可通过调整达到较好的复位又能达到可靠的固定。有关节突交锁者,早期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复位困难者,行后路手术复位,必要吋可切除一侧关节突。复位后可用钢丝及骨水泥将上下两个棘突固定在一起,两侧椎板作去皮质骨处理,以期日后自行融合。3.3后期颈椎不稳及持续疼痛者,对单节段行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多节段则行后路棘突及椎板间植骨融合。亦可在此基础上,用钢丝将棘突捆扎,以便早期活动,免除颈部外固定之不适。3.4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包括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以至高位完全截瘫,皆应以最积极的态度进行手术消除压迫,重建脊柱稳定。冋吋使用脱水药物减轻水肿并改善血供,奋条件者早期采用甲

8、基强地松龙或神经节苷脂治疗,以促使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