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

ID:24593370

大小:69.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_第1页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_第2页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_第3页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就业[摘要]本文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劳动就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阐释,概述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三个特点,即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3)01-0013-03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2、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对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的科学概括。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世界上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工业化意味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现代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同步

3、进行的二元工业化结构。因此,工业化道路是每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必然选择。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到它的顶峰阶段时,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就提出了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用信息化来提升工业化水平和质量,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问题。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深刻说明了只有通过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武装,才能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业,才能增强知识与技术在生产要素结构与管理形式中的作用,使劳动的就业结构日益知识化、技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不仅是作为现代化的基本

4、内容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更显重要。    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是不同的。人们知道,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浪潮大体经历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浪潮;第二次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对非西方世界产生巨大冲击的浪潮;第三次是20世纪下半叶,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与不发达世界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的浪潮(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142页)。已为历史所记载的三次工业化浪潮说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很早就

5、已开始了,当它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才得以与信息化相结合,相互推动,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先有工业化,而后才有信息化。与此相反,不发达世界的许多国家在被卷入工业化的第三次浪潮的同时,基本上也被卷入了信息化的浪潮,工业化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又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化发展所处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为我们提供

6、了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极好机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预示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和新的方向,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大体上经历了三次经济结构调整。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纠正"大跃进"带来的比例失调,采取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0年代初的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支持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支持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三次经济结构调整都是在基本短缺的条

7、件下进行的,调整的主要内容都是"裁长补短",加快短线产业的发展。因此,以往的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的是局部适应性的调整,是保留原有企业、设备的增量调整,是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的生产能力的增减。而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之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把调整的重点从增加供给和数量扩张转变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这就使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的全面调整,也是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有利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