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

ID:24601663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_第1页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_第2页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_第3页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_第4页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建议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普遍下降,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大量发生,国际国内信用风险将大幅上升。2008年12月1日,世界银行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收缩2.1%,是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由此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影响将加剧。    市场信用风险大幅上升    2009年美国将有6.2万家企业破产;西欧破产企业数量将增加13,增至19.7万家,其中法国将有6.3万家企业倒闭,破产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的将是西班牙,爱尔兰和英国。而2008年1~11月日本就已有1.43万家企业倒闭,创下了5年来的新高。  从倒闭原

2、因看,流动资金匮乏(同比增加37.2%)尤为突出,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导致资金链恶化的企业增多,年底可能进一步增多。    出口坏账率成倍增加    据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中国出口坏账率在2%~3%之间。由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采取的经营方式,覆盖率只有出口额的3%左右。根据国际经验,信用保险可占到该国贸易额的20%~30%。中国24万家外贸企业中只有数千家投保了信用保险,央企中也只有13投保了信用保险,已投保的企业数量不足10%。由于绝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并没有投保信用保险,所以他们的坏账只能由自己承担。对于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一笔坏账也许就会造成毁灭性

3、打击。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国内企业经营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普遍认为三资企业的信用状况较好,私营企业信用状况欠佳,对国有企业信用状况的看法有一定分歧,三资企业认为国有企业虽然比私营企业守信用,但仍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失信状况较为严重,但内资企业认为,国有企业的守信状况良好,甚至可以和三资企业媲美。企业经营者选择守信企业所在地区均为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和开放的地区,可见企业信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随着国际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越来越多的进口商为避免占压资金和节省开证费用而拒绝给出口商开立信用证,转而要求卖方接受信用付款方式。譬如,在上世纪80年

4、代之前,亚洲出口商都坚持要买方开立信用证,但今天则几乎完全丢失了这个强势地位,全面接受了承兑交单(DP)或放账(OA)等信用付款方式。据了解,目前中国只有大约20%的出口使用信用证,80%都是放账交易,且放账期限越来越长,来自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80天,拉美地区的买方甚至长达360天,与此同时,进口仍然以对外开立信用证为主,变化不大。外贸顺差掩盖着巨额信用逆差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位的贸易大国,随着对外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进出口的信用条件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出口贸易采用了赊销方式,进口却依然以

5、信用证方式为主,有些甚至采用预付款的方式。从贸易信用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在外贸顺差帥掩盖下是巨额的信用逆差。据估算中国每年通过出口赊销和进口预付款等方式有近万亿美元的信用净输出,放账期基本在90~180天不等。    产生信用逆差的原因    与外贸顺差一样,中国对外贸易中信用逆差的形成有一定客观原因,主要是由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决定的。可以将其称为结构性信用逆差。中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供过于求的商品,不得不放账、赊销。而进口的商品大多是紧缺的能源、原材料以及关键技术和设备,消费品不足3%。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对外开立信用证,甚至提交预付款。信用逆差的产生还有非结构性原因。

6、首先,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外国出口商对中国企业的资信状况和信用程度不了解,不敢贸然赊销给中国进口商:其次,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意识差,对信用管理知之甚少,信用管理水平低,不会运用信用管理工具也是重要的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许多外贸教材仍然在宣传外贸尽量采用信用证,而很少讲解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第三,由于社会制度和司法体系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地域隔阂产生的误解而引发的猜疑和歧视,也会在贸易信用条件上表现出来。  信用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用服务行业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迅速,各分支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开放度不高或尚未开放,大多数分支行业缺乏监管,秩序较

7、乱,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不明确。有关信息公开与保护,以及规范信用中介服务活动等方面的立法滞后,监管部门不明确,全国性行业协会也没有建立,行业发展受到影响,信用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高,已经建成的信用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不高,信用信息分割,不能共享,互相封锁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使行业发展面临信息不全面,不及时的障碍。 专业信用人才匮乏,信用产品创新不够,目前虽有几所大学设立了信用管理专业,但市场上信用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市场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  近年来,除部分国家垂直管理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外,全国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