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ID:24607745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_第1页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_第2页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_第3页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2、第1 所谓扶贫资金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1扶贫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审计。主要审计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单位在审计年度内利用扶贫资金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的主要指标有扶贫资金到位率、资金利用率和资金有效率。这是从总体上评价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即审查扶贫资金拨付到位率,有无存在截留,应配套的资金是否及时配套到位;审查真正用于扶贫项目资金比率,通过审查得出真正用于扶贫的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当

3、前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偏宽倾向,反映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资金发挥了经济效益,还有多少资金没有发挥扶贫效益,甚至被挤占挪用;审查实际用于扶贫方面的资金发挥效益的比率,还有多大比例的资金从总体上发生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现象;审查通过扶贫解决多少脱贫人口,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等。就单个扶贫项目而言,主要审查投资概预算执行情况,有无违规超预算、有无损失浪费现象,项目建设投入运营或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是否符合设计能力等。从项目决策、建设、运营各个环节审查,有无决策失误,工程质量隐患,是否存在建设进度缓慢、项目闲置难以运营等不经济情况。这既是当前扶贫资金效益审计

4、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由过去重视资金投向、拨付等环节,到重视投向、拨付和资金利用效果,跟踪问效的根本转变。  2扶贫资金管理控制审计。主要从管理角度,不以货币价值方式评价扶贫资金管理的效益状况,如检查其管理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责任机制上是否健全有效,揭示管理是否科学严密,有无疏漏和薄弱环节。通过审计评价,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从管理环节加强过程控制,堵塞漏洞,提高扶贫资金的总体效益。首先,检查评价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内部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系统化,各级扶贫办、财政、发改委、农行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运转是否

5、顺畅、灵活、高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职权界定是否科学明确,工作中有无推诿和“扯皮”现象,各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之间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其次,检查扶贫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发现制度缺陷,促进完善管理制度。主要审查扶贫资金项目法人负责制、咨询论证制、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公告公示制等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有无重复申报、多头虚假申报,有关部门项目论证不规范,概算批复内容不详细,项目单位概算调整与执行不符合国家规定,有无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和变更建设内容,施工企业有无违规分包或层层转包,竣工决算验

6、收手续不完备等。从多年的审计实践看,尤其要加大对县级扶贫资金的审计工作力度。因为,现阶段扶贫资金的运用主要在县乡镇一级,这是防止和控制扶贫资金从源头上被挤占挪用和扩大使用范围的重要环节。此外,针对当前实行的扶贫资金报账制,重点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执行控制是否严密,有无虚列支出,利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等现象。  3扶贫资金管理责任的效益审计。我国目前开展的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审计。要积极探索对扶贫工作重点县、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把落实扶贫政策,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列入经济

7、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审查扶贫工作措施是否有力,扶贫工作目标是否实现,包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返贫人口和温饱人口数量;农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人畜饮水、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等工程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通过审查评价,既能为组织部门考核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工作绩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能促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改进工作,建立健全扶贫责任制,完善扶贫机制,推进扶贫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进程,达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目的。  4扶贫资金使用的社会效

8、益、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审查评价扶贫资金利用的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还要探索利用非货币性指标,检查扶贫资金利用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于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有助于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的效益,是否有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诸如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技能培训次数、扶贫资金投入乡村公路、通讯等人均数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比重结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建设、计划生育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都

9、有待探索,从而全面、准确评价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国审计报(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