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ID:24611779

大小:72.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_第1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_第2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_第3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韩春梅(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山东济宁272200)【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袞竭或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措施之一,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目前,ICU病房中,建立人工气道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日趋增多。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科使用机械通气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90例,我们从气管插管固定、气囊管理、气道湿化、分泌物吸引、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几个方面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院ICU共收治各种

2、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9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8例、颅脑创伤29例、严重多发伤5例、心肺复苏术后6例;脑出血术后22例。气管切开者51例,经口气管插管者39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18岁〜85岁。机械通气时间3d〜35d。成功脱机56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9例,死亡原因:脑疝19例、失血性休克4例、心衰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占12.2%。2护理2.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大多数为经口气管插管,也有极少数因咽部畸形经鼻气管插管,插管后遵医嘱固定插管的深度。导管的尖

3、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成年男性距门齿不超过22cm,女性21cm,儿童距双唇12cm+(年龄/2)。每班检查并记录深度,听双肺呼吸音,翻身叩背后听呼吸音。插管前有义齿的病人,需将义齿摘下,插管后用牙垫将上下齿隔开。用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剪讼约30cm,宽约lcm胶布交叉固定于双侧面颊部,然后用寸带再次固定,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并用薄纱布将双侧口角用寸带隔开,以防长时间插管发生U角溃疡。胶布和汴带如有潮湿和污迹应随时更换保持清洁。2.2气囊充气要适度理想的气囊压力为奋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4、低于正常的毛细血管灌注压,即<2.45kpa(25mmHg)。0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必要的,因为气囊放气后lh内气囊压迫过的黏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我们用最小容量闭合技术,即气体刚能封闭气道,听不到漏气声后再注入0.5ml为宜,一般注气5〜7ml。气管导管外囊膨胀度为中度,外囊不膨胀则为内囊穿孔漏气,经再次注气证实内囊漏气时应更换气管导管。插管后护士每2h检查1次外囊的膨胀度并监测气囊压力,必要吋补充注气,以保证充足的潮气量,同吋防止分泌物下行进入呼吸道。2.3做好气道湿化2.3.1湿化的标准由于人工气

5、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和防御功能及加温加湿的作用,所以除房间内要保持一定温度(22〜25°C)和湿度(相对湿度50%)外,需要冇效湿化气道的措施,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应保持2500〜3000/日[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送入气体温度宜控制在32〜36°C[2],以达到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规定的标准:不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进入气道的气体温度达到37°C,相对湿度100%。以更好的维持粘膜细胞的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还有一个临

6、床上更直观的方法,就是患者的痰液达到II度偏稀痰液。2.3.2湿化方法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主要通过呼吸机的加温加湿,但对痰液比较粘稠的患者,吸痰前的气道灌洗就必不可少了。用注射器吸取湿化液,取下针头后将湿化液在患者吸气同时注入气道,成人每次5〜10ml,婴儿每次0.5〜2ml。注入气道后立即接有纯氧储气袋的呼吸气囊进行膨肺,然后再吸痰。如痰液黏稠,可以间断反复多次冲洗,至吸引干净为止。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2.3.3湿化液的选择一般选用0.45%盐水或2%碳酸氢钠。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湿化器内加入定量蒸馏水,温

7、度控制在32〜36°C,若需要加强湿化,应相应提高吸入气体温度,但不应〉40°C。呼吸道湿化液量取决于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痰液的量和性质等因素,成人每日250ml为最低量。速度以10〜20ml/h为宜。痰液粘稠程度和引流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2.4适吋充分吸痰2.4.1吸痰吋机的选择过去常规2小吋吸痰一次,经验证明更易误伤血管,不必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室息,所以适吋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一般正常听力距病人50cm左石听到痰鸣咅,出现咳嗽

8、、呼吸困难,听诊冇肺部冇湿啰咅者或呼吸机显示气道压力升高,发现SpO2突然下降吋予以吸痰,或选择在翻身叩背吋进行。吸痰次数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原则上要保持呼吸道通。2.4.2吸痰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②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吸引负压应不超过-50mmHg。③进行纯氧膨肺,气道灌洗。④阻断吸痰管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达到气管导管末端吋上提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