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

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

ID:24613579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_第1页
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_第2页
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后,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无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平均住院(27.5±2.4)d;对照组20例中,静脉血栓形成3例,平均住院(32.3±2.9)d。观察组临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

2、血栓加强预防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2.1术前干预:①术前访视:加强术前访视工作,向患者强调饮食易清淡低脂,进低盐,并保证饮水量,以使血液粘滞度降低。强调戒除烟酒的重要性,以免血管受尼古丁或酒精的刺激诱发静脉收缩;需积极治疗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以提高机体防护静脉血栓的条件[1]。②基础护理:掌握病史资料,对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加以检测,糖尿病患者观察血糖动态变化。高血压者饮食宜富含纤维、低脂,并增加饮水量,防止便秘,加强血压监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③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护知识,

3、以消除患者顾虑,增强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L2.2术后干预:①密切观察:对患者主诉认真听取,掌握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色泽。注意患者双下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下肢有无皮温升高、水肿等循环障碍。对两侧下肢周径加以测量,行小腿腓肠肌扣诊,以对有无压痛进行检查,防止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②抗凝:在临床护理中,预防性抗凝治疗较为关键。给予低分子肝素、右旋糖酐等静脉输入,对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有无血尿、皮肤粘膜出血、痰及粪便中有无带血加以观察。定期复查血小板、凝血酶原,引流需保持通畅,给予引流管在术后行24-48h的放置,对性质

4、及量进行观察,切口处保持清洁干燥,以促进愈合。③加快静脉血液回流:a抬高患肢:以心脏水平线为基线,患者需高于其20-30cm,以减轻静脉瘀血,为静脉血液回流创造条件,缓解肿胀及疼痛。采下尽量不用垫枕,以免相关血管受压,并向患者指导咳嗽及深呼吸动作。b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防止腹压因排便过度用力而增高,对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影响。必要时使用缓泻剂。c运动指导:鼓励患者在早期即开展积极活动,对静脉回流起到促进作用,指导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双下肢在活动时需保持外展中立位,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并被动按摩

5、下肢几肉。术后次日行小腿肌肉及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应用加压弹力袜,运动循序进行。④输液管理:保证有效血液循环,积极纠正脱水,维持酸碱、电解质、水平衡,以使血液粘稠度降低。应尽量选反健侧输液,避免多次在同侧静脉输液及应用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若有炎症反应在穿刺部位发生,需更换静脉通道。可采用套管针留置的方法,以使扎止血带的时间尽量减少,避免血管损伤情况[2]。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