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

ID:24615295

大小:778.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5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_第1页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_第2页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_第3页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_第4页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点解读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一.时事热点材料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2009年7月4日在京闭幕。峰会通过的《北京倡议》说,为了降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早日实现复苏,我们提议智库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及公正的公共政策分析及建议,为公众提供科学及易懂的政策分析及信息,并提供客观的政策实施评估及新政策效果预演。《北京倡议》提议,智库应针对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国界的、为促进人类共同及长远利益为宗旨的战略研究,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全球危机预防及解决方案

2、。拥有近百万中小企业客户的美国大型商业信贷机构(CIT集团)未能躲过金融危机的冲击,被总额高达649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逼到死角,于2009年11月1日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CIT也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后仍未摆脱破产命运的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CIT的破产虽然会增加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但系统影响有限,这也是美国政府拒绝再度救援的原因。二.历史考点分析(古今中外的金融问题、货币状况及金融政策)(一)大纲版1.中国古代史:(1)先秦:商朝人以贝为货币。(2)秦汉:秦朝废除六国货币,不准以龟

3、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是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钱(圆形方孔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秦朝以“九卿”(虚指)中的“治粟内史”专管财政。汉武帝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3)隋唐:隋唐时期,由尚书省下属机构户部主管赋税。隋朝仍铸五铢钱。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从此,开元通宝(开元:开辟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代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城市中固定的交易场所“市”中有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

4、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的银币“和同开王尔”,反映了日本同唐朝频繁的贸易往来。(4)宋元:北宋初,在中央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在各路设转运使把大部分地方赋税转运到中央。王安石变法时,在理财方面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的货币。(5)明清:158

5、1年,明朝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采取纳银代役、赋役征银(货币地租)的办法,直接促进了白银成为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后期)。2.中国近现代史:(1)半殖半封形成时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主要是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实行白银国有,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有一定作用;但它也是四大家族聚敛财富的一种手段。(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

6、金融方面,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20多家金融机构,滥发没有准备金的伪币,还印制大量“军用票”(供日军在沦陷区使用的纸币)在沦陷区流通。国民政府还独占了全国金融,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面增加苛捐杂税,一面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财产时,许多官员大发“劫收”-10-横财,利用政治特权搜刮人民,造成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5)过渡时期: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经过“银元之战”

7、(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中央决定把解放区时以地方为主的财经管理办法,改为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赎买政策)。(6)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年,决定在经济特区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992年,中共十四大

8、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3.世界近现代史:(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金银多,价值降,物价涨,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